159 大政方針(1 / 2)

張天綱聽得心有戚戚焉,連連點頭稱是,雖是對趙洵最後一句話意在何指還心存質疑,不過在大體談判方向上,總算是心裏有底了。

隨後連續兩日的緊張激烈交鋒,南宋與金人使團互不相下,在細節上爭了個麵紅耳赤,但是雙方大體上的立場觀點卻漸漸趨向一致,還真是在趙洵事前指示的道路上加速前行,盡顯其先見之明。

這幾天趙洵也沒閑著,與元哥二人遊遍了臨安城的大街小巷,名勝古跡,還順道拜訪了沈子蕃,請他指點了一些顏料調和之道,至於西湖泛舟更是每天必不可少的節目之一。

轉眼間到了第三天中午。

南宋朝中兩大主流媒體『廣聞博報』和『商情要覽』接連發出號外,刊登了宋金兩國將於明日成功締結和平盟約的特大新聞!

隨著各個報紙售賣點的熱銷以及報童們的奔走吆喝,該條新聞迅速成為整個臨安街頭巷尾的最熱流行話題,連石小衙門與王駙馬的巨金相撲博彩都拍馬難及。同以往一樣,從朝堂上流傳出來的幾個新鮮名詞,如“自由貿易區”、“聯合議事堂”等也在一幫嗅覺靈敏的政治、商業、文化精英或者是純粹閑人的唇槍舌劍、攻訐往來中逐漸為大眾所熟悉。

下午的這個時刻,臨安城中最熱鬧的所在並非是攪起了滿城風雨的鶴林宮,因為在大批禁軍及職方司人員或明或暗的保護下,那裏依然保持著一片寧靜,但是在幾裏地之外的禦街附近,以一條回廊環繞起來的三省六部卻變得極其嘈雜。

六部離中心商業區不遠,日常人流本就不在少數,今天更是有數百名太學生堵在禮部門口,個個群情激憤,攘臂高呼,要求朝廷端正立場,嚴罰金賊,重議和約條款,更有甚者打出了“懲辦國奸以慰前線將士之心”的條幅,登時吸引了海量的過往行人,或駐足圍觀或點讚置評,不上一個時辰就把禮部大院圍了個水泄不通。

聞訊趕來的一些梅汁湯、核桃糕小販迅速利用了這一商機,在場邊擺開攤子做起了生意,賺錢的同時不忘打聽一下個中詳情,其中有兩三個持不同政見者聽得不入耳時,還當場撇下生意,與買家鬧翻起來,將這裏攪擾得更是亂作一團。

見到這種局麵,毗鄰的戶部、刑部等幾個衙門都悄悄關上中門,隻打開角門供人進出辦事,幾個不當值的空閑官吏還偷偷踅到人群背後,一邊悄悄看熱鬧一邊以局內人士的身份品評得失,指點利弊,聊了個逸興橫飛,直到自己的主官找了過來臭罵一頓才灰溜溜地各自散去。

臨安城裏的軍巡鋪是最早派遣士兵過來維持秩序的,隨後馬步軍殿前三衙到場接管了這一任務,看護住示威人群不至起了大亂。

跟隨三衙軍兵一起到達的還有禮部侍郎鄧友龍。這位大人連轎子也來不及坐,手扶官帽滿臉油汗地匆匆跑來,二話不說就登上了下馬石對著人群喊話,待太學生們稍稍平靜一些之後,從容邀請幾名為首之人進禮部敘話。

在這出鬧劇上演之時,禦街盡頭的皇宮大內也進行著一場對話。

禦花園裏涼風習習,花繁葉茂。

趙洵恭謹而立,回答著坐在樹蔭下兩位皇家長輩的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