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重返大陸(2 / 2)

周伯通對著趙洵左看右看,再想不出除了過世的師兄王重陽之外,還有誰能對自己有如此大之啟示?心潮澎湃之下,兩眼一模糊,似是感覺王重陽就站在麵前,不由一聲“師哥……”脫口而出。

洪七公等人隻道他又鬧起了頑童性子,笑不置意。趙洵對周伯通的心情還是能理解一二的,心想要是和老頑童定下這麼個名分,將來倒也吃不了虧,於是泰然點頭,笑納了這個稱呼。

隨後,趙洵又頗顯神秘地把郭靖和元哥叫到一起,幾個人嘀嘀咕咕一陣,由元哥將真經的總綱譯給了郭靖聽,免得日後再去找一燈那麼麻煩。至於郭靖自己能領悟多少,就看他的造化了。

在舟山歇宿一日,第二天眾人分道揚鑣,各自踏上了旅途。

……

遠在幾百裏地之外的臨安,宋金兩國曆史上的第六次和談,此時正在“緊鑼密鼓”的僵持當中。

無論在哪一種談判當中,最先抗不住勁服下軟來的,往往都是底氣不足的那一方,但是作為一個談判高手,絕不會犯下提前露底的錯誤。場麵上僵持,場下還要為打破僵持做好一切必要的準備工作,其緊張激烈之處,尤甚於處在談判下風之時。

在臨安國子監南麵的一條小巷裏,有一座殿閣恢宏的庭院,名為鶴林宮。經過鶴林宮往東,前行不遠就到了另一條繁華街道,乃是臨安有名的大瓦子。瓦子裏除雜劇外,還有說書、小唱、相撲、傀儡、說經、打謎等應有盡有,買賣晝夜不絕,興盛異常,時常都可以見到從禁中大內出來采買遊樂的黃門公公們。

宋金兩國的和談現場就設在了與瓦子一街之隔的鶴林宮。

鶴林宮緊靠西湖。午膳作罷,兩名文士打扮的男子,輕衣緩從出了鶴林宮,步履悠閑地向西湖邊上行去。微風拂動楊柳,樹影搖曳花香,短短的一段路,竟也讓人心馳神迷。

二人來到湖邊涼亭坐地,早有茶博士奉上兩盞涼茶。二人互一謙讓,各自啜飲起來。

暑熱漸消,左首那人率先開口道:“君賜兄,這夏日涼茶解熱通竅,入口即有好處,然而個中甘苦,卻是唯有飲者自知了。”

他言語中似有深意。

那個“君賜兄”放下茶水,微笑道:“鄉覃兄如此開場,想必又有一番妙論出來,小弟洗耳恭聽。”

先前那人興致勃勃地道:“不敢。想那南來諸子,此刻正是炎炎難當,便如夏日披裘,暖餘過之也!何者為裘?古語有雲:集腋成裘。請聞:勞師困頓,腋之一也。邊患未靖,腋之二也。虜酋切盼,腋之三也!此三腋終日穿戴於身,何其溽熱之甚也!當此之時,南方諸公奉上地方風味涼茶數盞,南來子去裘無計,唯有痛飲涼茶才可稍解熏灼之苦,又知其不習滋味必也!外有重裘壓身,內以涼茶攻伐,寧無酸澀於心乎?茂弘公言:鎮之以靜,群情自安!”

君賜兄撫案大笑道:“妙,妙,鄉覃兄不愧是辯才無雙,堂論餘興未盡,又引申出這一篇‘涼茶賦’來!佳構不止適足解頤,刻畫更是入木三分!”

第二更!本周先維持每天兩更的速度,如能推薦上榜,再給大家爆發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