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水城大堂(2 / 2)

正是趙洵帶著元哥尋到了這處過河的渡口。

趙洵抬頭望去,隻見這座依河而建的木柵水城,城頭書寫著“德安”二字,寬闊的水麵上停泊著大大小小數百艘船隻,均以粗大鐵鏈緊緊綁縛在一處,碼頭上有巡邏金兵把守。

聽那謀克介紹,德安水城裏駐紮有千餘名金兵,統領聶兒乃是由南京路穎州招討使委派的一名後方巡察使,身負後勤運輸以及看管船舶的雙重職責,近日金軍在汝水沿線征繳的民商船隻,都集中在此地統一調配。德安水城規製簡陋,占地還不及太平鎮的一半,城內統一式樣的房舍建得極為緊湊,便如軍營相似。

趙洵無須亮明身份,隻憑著牙吾塔那麵金牌,和元哥在進城時便沒遇到任何盤問,當即被恭謹放行。不過,趙洵注意到守城的幾十名金兵隊列整齊,還在柵門處擺放了全套旗仗,似是在迎候什麼大人物一般。

入城後,趙洵很快在城南一角找到了聶兒的治所,由把門的金兵領入治所大堂。

那金兵還未推開堂門,趙洵已經聽到從裏麵傳來一陣陣嘈雜的人聲,直如集市相似,不由微微一怔。待進去後一看,隻見這個水軍大堂裏坐了不下三四十人,滿滿當當熱鬧之極,衣裳服色卻均為普通人裝扮,並無一個軍士在內。

見到趙洵二人進來,不知不覺間眾人的談論聲就低沉了下去,最終變得鴉雀無聲。各人都將目光集中在趙洵身後的元哥臉上,一時看得呆了。

大堂裏突然安靜下來,倒引起了隔壁房間的騷動,隻聽內堂裏一人叫道:

“外麵怎麼回事?莫非是欽差大人到了!”

隨著說話聲,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年武官匆匆開門走了出來,一眼看見站在門邊的趙洵,眉頭一皺嘴裏嘀咕:

“怎麼又來了一個……”不悅問道:“你是何人?”

趙洵不答,走到武官近前將那麵金牌遞上。

哪知武官接過去草草看了一眼,又隨手遞還給他,不耐地道:

“現今水城戒嚴,就是有虎頭金牌也輕易不得放船過河,這是招討使大人的嚴令。休說是你,我這裏已見過兩麵虎頭金牌了,同樣過不得河去,也一般是等……”

剛說到這兒,從大堂人群裏傳出一個懶洋洋的聲音:

“虎頭金牌是過不得河去……若是送上虎頭金,或能過得。”

此語一出,登時引起一陣哄堂大笑,多半是那說話漢子身邊之人湊趣捧場。大堂裏其他人或是麵露微笑,或是假裝沒聽到,均不願觸怒於那名金人武官。

武官羞惱滿臉,喝罵道:

“孫大侉子!你給我放聰明點,這裏須不是蔡州,少給我在這裏賣乖放刁!”

罵歸罵,那武官竟是沒有直言反駁,也並無甚麼掩飾之辭。

那孫大侉子滿不在乎地嗤笑道:

“聶兒,我哪句話說錯了,你倒說來聽聽?趁早開出價來過河要緊,入娘的叫人久等!賣都賣了,倒要扯個旗槍!就是秋娘小姐,也做不出這等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