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正麵戰場上南宋占優,襄陽一座孤城拖住金兵十餘萬人馬,每天都對其造成有效殺傷,金兵也無法對襄陽完成“箍筒式”包圍。隻是在襄陽外圍,基本還是蒙古鐵騎的天下。處於戰火當中的京西南路境內,西起老河口,東至棗陽,南宋還沒有一支部隊能對蒙古騎兵構成真正的威脅,隻能憑借城池天險進行抵抗。
在韓侂胄時代裏曾經設置過襄陽騎軍,後來擴充到一萬,但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無法與蒙古騎兵相抗衡,故而趙方將這支騎兵部隊集結在襄陽,對圍城的金兵實施襲擾,以緩解攻城壓力。川中趙柬用西和州秦馬訓練出來的第一批五千餘騎兵已經到達襄陽南麵的江陵府,隻是從時間上來看是趕不及參加第一次會戰了。
現在金兵最大的問題是耗不起,十多萬人馬都靠著唐、蔡兩州的接濟,內囊已然逐漸翻上來了,而從開封府運來的糧草至少需要一個月才能到達。在另一個方向,鄰近襄陽戰場的京兆府路金軍在南宋川軍咄咄逼人的氣勢威懾和戰略牽製下,也無力抽調兵員糧草對襄陽提供支援。
供給跟不上,戰場上又多次失利,金軍士氣已喪。最要命的是,被完顏洪烈視為定海神針的蒙古大爺們不愛玩兒攻城戰,每天隻是在野地裏縱馬馳騁,打打遊擊,偏偏日常供應還要比攻城部隊高上一個檔次才能滿意,那可是二萬有餘人吃馬喂的嚼果啊!
在楊康遞給趙洵看的那份內部通報上麵,並沒有把金兵的這些窘況寫得如此直白,不過當趙洵看到完顏綱下令繞過襄陽,已經深入到穀城、南漳一帶的兩支部隊約三萬餘金兵立即停止前進,返回襄陽主戰場,他就對完顏洪烈所麵臨的捉襟見肘的局麵猜了個八九不離十了。
要知道,穀、南那兩個地方可是素以早稻聞名的!金兵既然打到了這二地,本來至少應該駐紮一兩個月收割糧草,卻沒怎麼停留又轉身折返,這本身就說明了金軍力量不足,開始收攏戰線了。
趙洵一臉沉重地把手裏的情報還給楊康,心裏卻樂開了花:
看樣子趙方這個老小子幹得還不賴,本王沒看錯你!完顏洪烈兵也練過了,也發現如今的南宋不再是一個軟柿子了,更對蒙古人失望到極點了,這也就該卷鋪蓋滾蛋了。看樣子本王也不用再去湖陽,等泗州分號的事情一了結,本王就可以開始準備桃花島之行了,順便在島上視察一下未來的度假村……
“汪賢弟!”
楊康一聲招呼,把趙洵從美夢中驚醒。
“……哦,完顏兄,依我看來,目前戰局……”
收藏鮮花評論,多謝支持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