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言傳身教(1 / 2)

趙洵一聽就火了,拍桌子罵道:

“糊塗蛋!你小叔祖要窮得賣褲子了麼?還用得著你來給我省錢!給你一個月一千的關節費就是讓你來打通關節的,不是讓你攢錢下蛋的!客戶關係做不好,你小叔祖就不能在這塊地方立下腳!防禦史那是天天都要見的,要讓他把我們汪氏商聯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來辦,他衙門裏的帳房、師爺、差官,內宅的夫人、公子、管家,哪個不需要打點?都總管大人更是輕忽不得,你不能經常去,就要派個人守在徐州城,專門打聽人家有什麼需求!你以為泗州分號的大掌櫃就隻是管管帳、簽簽字就完了麼?如果這樣簡單,我不如自己兼了算了,還交給你做甚!”

汪亨亮跪在地下直挺挺地矗著腰板,一聲不吭地聽趙洵訓斥,倒把坐在旁邊的方生看得有些傻眼,從來沒見過公子發這麼大的脾氣。

趙洵搖了搖頭,從桌上端起茶喝了一口,緩和了語氣道:

“起來吧!此事關係到我汪氏一族的興廢存亡,而泗州是所有貿易環節中最緊要的一環,所以你要多體諒小叔祖一些,幫小叔祖多抗一些重擔才是。旁的話我就不多說了,以後你要牢記自己現下的身份、地位,再不能用從前行商的眼光和手段去處理問題。記住了麼?”

汪亨亮趴在地上重重地磕了個頭,應道:

“侄孫謹記小叔祖教誨!”從地上爬起身來。

趙洵沉吟著看向方生,問道:

“前些日子蒙古人打散了靈璧縣的造反民軍,那些抓獲的叛黨都關在哪裏?”

方生眨了眨眼,會意一笑,答道:

“聽說是關在了虹縣牢城營,不日即將處決。”又補充一句:“那可是有一千多人呢!”

汪亨亮也是個聰明人,一聽之下就明白了趙洵的用意,吃驚地道:

“小叔祖想把這些叛黨弄來卸貨?這可是……可是殺頭的罪名啊!”

趙洵知道汪亨亮一時半會也難以理解自己的行事風格,正待耐心跟他講解一下,這時忽聽門外有人接口道:

“就這樣辦了,此事便由我做主!”

隨著話聲進來一人,趙洵抬頭一看正是楊康,於是笑著起身相迎。

汪亨亮見是趙王世子出麵,這才徹底信服,從楊康手裏討過一紙手令,出外做事去了。

虹縣牢城營距離泗州僅有二三個時辰的路程,如果連夜趕過去,第二天上午就可以把那些起義民軍帶到泗州來幫助卸貨。以後怎麼處理尚在兩說,至少目前先保住了性命。

趙洵問楊康為何還會逗留在泗州,而不是趕去湖陽?楊康歎了口氣,向他遞上一份軍情通報,正是他今天上午剛剛收到的。

趙洵展開一讀,原來在襄陽戰役開始後,兵馬監軍完顏綱指揮數十路大軍渡過滾河,圍住襄陽猛攻,十幾日不克,金軍死傷八千有餘。後來金兵堵住漢水想要淹掉襄陽城,結果被畢再遇設下埋伏困住兩個千人隊,蒙古騎兵得訊馳援,又被駐守棗陽的孟宗政自後掩襲,以鉤連槍破馬,成州刀殺敵,但是由於步騎對抗先天就不具備優勢,最終被蒙古騎兵打通包圍圈,救出了幸存的一千餘金兵,雙方互有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