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 泗州分號(2 / 2)

這些工作讓他在泗州城裏耽擱了一兩天的光景,把各項工作都安排了下去,隨後讓蔣兆揚和方生二人在此留守,協助督導汪亨亮的工作。從此刻開始,蒙古及北金各地的豐富物產就會源源不斷地從四麵八方彙聚到泗州分號,再一路暢通無阻地“走私”到南宋境內,而南宋的“三來一補”產品或是高檔製成品、海外稀有物品等也將通過這個渠道,再返銷回北金境內。

趙洵站在冷冷清清的西岸碼頭向河道北邊眺望,腦海裏想象著汪氏族人陸續到達指定地點並大肆采購當地貨物的情景。

雖然眼下這條蘄水河仍是水麵蕭條、片帆不見,偶爾有一兩隻沙鷗俯衝而下,歡快地從水裏嗛起一條魚飛天而上,但是在可以想見的將來,寧靜將被喧囂打破,清澈將由烏濁取代,港灣處密密麻麻地布滿了高高低低的桅杆,碼頭上吭哧吭哧地並行著扛活搬貨的民工,一排排東搖西擺的破小木屋如雨後春筍一般在蘄河兩岸立起,一件件卑鄙肮髒的下流勾當像野火枯草相似在陋巷之間展開。黑不溜秋的孩子們赤腳跑在垃圾上麵,對著又一條進港的商船歡呼……

這一幕,就是在他看到了“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這樣的景色之後,產生的一些聯想。

楊康見他站在那裏沉默不語,叫道:“賢弟,該動身了……”楊康自忖年歲比趙洵稍長,現在又算是他姊夫,這些日子來早已改了稱呼,他老爹完顏洪烈還叫“汪先生”,他卻叫“汪賢弟”。

趙洵“嗯”了一聲,轉身離開碼頭,和楊康、霏紓三人上馬一路奔馳,來到洪澤湖岸邊,坐船向對岸駛去。

趙洵跟楊康說過,趁著汪氏族人的貨物還沒有運到,閑暇之際,不如我們先偷偷溜到南人的地頭上去遊玩一番。楊康也是少年好動的心性,雖然以前到過川蜀,畢竟不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是怎樣一番滋味,就算趙洵不提議,他也會主動提出來,而且都離得這麼近了,再不去看看豈非可惜?

楊康似也有些羨慕趙洵身邊常有紅袖添香,而他自己就是孤家寡人,此去江南煙花勝地,如果來上一段才子佳人風雲際會的佳話,豈不妙哉?

沙通天等人雖然是被派來保護他們的,不過趙洵和楊康都嫌他們長得又老又醜,幹脆不帶了,就讓他們在泗州等候,少則十天半月,多則一兩個月,待這二人盡興之後,自會回轉。

泗州離黃河不遠,沙通天和彭連虎也正好想順道回家看看老婆孩子,於是雙方一拍即合,分頭行動。靈智和尚無處可去,便在泗州居中接應。

梅超風這個關鍵人物行蹤成迷,不過趙洵並不為此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