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日,張小虎被張保收為養子之後,便在成州燕王府裏住下了,總管趙全興給張小虎安排了個賬房小廝的活兒先讓做著,順便學一學寫字算賬。
要知張保雖然在外人眼中很有權勢,他收的養子也會在王府外麵很風光,但在燕王府裏卻隻不過是個太監的兒子罷了,當然要分派活計。
燕王府裏其他侍從、家仆都是受小燕王親自指派,遠道從臨安燕王府來到成州做事的,故而對張保這位未來的大宋權監也沒什麼避諱,時常拿這件事向張保取笑,連帶著張小虎也受了一些奚落。
張小虎雖是個孩子,心氣卻遠勝於一般大人,初時尚且容讓幾分,不去理睬那些尖酸言語,過了些日子後終於忍無可忍,誰敢取笑於他,他便也怒容相對,就算是趙全興在場也毫無顧忌。
他這個態度當然惹惱了一些人,那些人心想,開你幾句玩笑又有什麼大不了的,你才剛來幾天就敢衝我們使臉色?小王爺在時對我們都是和顏悅色的,莫非你一個閹人之子還想騎在我們頭上拉屎?一來二去,雙方起了幾次肢體衝突,後來在王府掌庫等人的慫恿下,一個跑腿小廝與張小虎狠狠地幹了一架,小廝被打脫了兩顆門牙,張小虎也被撞破了頭。這下瞞不住了,報到趙全興那裏,趙全興自然偏袒燕王府的老人,把張小虎很是訓誡了一番。
要說張保對他這個養子還是真心喜愛,遇有此事就幫著他向趙全興說話,也安慰勸解小虎,我們做內監的平時要受多少氣?這不忍一忍也就過來了?張小虎聽得啼笑皆非,卻也知道張保確是對自己好,還幫著張羅他妹妹小妞進成州一小之事。這可是一小第一個女弟子,趙全興一直沒鬆口。
又過了幾日,小燕王的口諭從少林寺裏傳來,責令張保不得強收他人之子,命他迅速了結此事。張保一下就蔫了,想跟小王爺解釋一番吧,他又不在眼前,沒奈何之下就要發放小虎回去。趙全興又出來做好人,道是賬房裏正好缺一個使喚小廝,要不先讓張小虎留下吧,等小王爺回來你再跟他當麵解釋。
此時張小虎已經心生去意,在張保苦勸之下,心想等小王爺回成州後再行區處也罷,勉強留了下來。掌庫等人得了這個勢頭,便時不時地讓那跑腿小廝過來撩撥,想徹底打消張小虎的氣焰。
這一日,張小虎與小廝又幹了一架,不願讓張保知道,自己擦了鼻血,衣服也沒換就到賬房裏承應。賬房先生見他這副樣子,免不了數落一二,再勸解幾句與人為善的道理。張小虎手拿紙筆幫著記賬,耳中聽先生嘮叨,忽然心生一番感慨。
『大宋帝國史 張小虎列傳』記述當日之事道:“公折手中筆,起身慨然歎曰:大丈夫立身處世,功業當於直中求,何須曲中得!適值內閣首任趙相過府,聞其言,奇之,遂收入府中,勉以兵書等事。”
趙汝愚雖是讓張小虎作書僮,其實也沒有什麼伺候筆墨的事情,隻為了讓小虎能夠親近書籍、修身養性,自己閑暇之時還點撥一二。張小虎本來就有根基,人也勤奮,在這位趙相的親自輔導下進步神速,眼見得一天天變得沉穩起來。趙汝愚乃是宰相度量,生平最愛的就是提拔後進、簡選人才,為國家預留棟梁之臣,他見到孺子肯學,竟是比什麼都歡喜,時時帶小虎在身邊,任事都不相瞞。後來他覺得小虎之名不甚雅訓,又給他取了個字叫作效嶽,希望他能上效嶽武穆,為我大宋立下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