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播亂山東(2 / 2)

畢再遇得了此助,又是打了金人一個出其不意,親率一營五百餘人,趁夜潛行至漣水城下,分兵在西城河道上陳列旗幟,羅列舟楫,做攻西城狀,而自己率主力急趨東城南角,身先士卒登上城牆,於拂曉之前一個衝鋒便拿下了東城頭,牢牢占住與聞訊趕來的金人駐防部隊對敵。慘烈的廝殺持續到天明,宋軍大部隊趕到,裏應外合剿滅了駐守漣水的一千餘金人軍隊。

這一次對戰下來取了漣水,畢再遇固然高興,但心中更多的卻是憂慮。

以南宋抗金名將畢再遇之能,豈會瞧不出宋兵不習戰事的毛病?自己所帶領的那五百人先鋒隊,乃是在軍中精挑細選出來,都是多年行伍出身才能隨自己拒敵長達一個多時辰,而其後趕到的軍隊,大部分是去年才征召入伍,不用說上陣殺敵,就是行操會練也沒有多久,在適才的攻城戰役中,訓練不精的弊端已是暴露無疑,在金人拚命抵抗之下,宋軍多處戰線都出現了潰散跡象,若非自己及時調動軍隊遞補作戰,今日竟不知是勝負誰手!

縱然心中隱憂重重,畢再遇還是在三軍將士麵前大聲宣讀了皇帝的詔書,並當眾嘉獎提拔了一批作戰勇敢的將領和士兵。散操下來,畢再遇不敢耽擱,選定一部分人馬把守漣水,其它大部隊即刻開拔,隨自己前往海州招撫起義民軍。

山東數十路義軍,其中尤以楊安兒、李全兩部聲勢最為浩大。楊安兒有個親生妹妹,叫做楊四娘,一手梨花槍法出神入化,據傳乃是後世梨花槍法鼻祖。此外尚有劉慶福、國安用、鄭衍德、田四、於洋、於潭等部,聲勢較小人馬不眾,統聽李全號令。楊安兒、李全及泰安人劉二祖號稱山東義軍的三支主力之師。

畢再遇是正統軍伍出身,說實話對楊安兒與李全這種草寇還真是不怎麼瞧得起,隻是奉了大帥之令,又是韓師王的親自授意,這才依命前往海州接應楊安兒等人。況且畢再遇心知肚明,單憑北伐宋軍,恐怕實是無力將金人驅逐出中原,如今但凡是可以團結的力量,哪怕他是盜賊,說不得也隻好屈就了。

在臨行之前,畢再遇詳細考察了漣水一戰中成州兵器的運用成果,結論令他大為驚異!原來幾個時辰的拚殺下來,三“都”使用成州兵器的三百名士兵,其傷亡率無一例外都比其他部隊要低出老大一塊,無論是老兵還是新兵,其中老兵傷亡還不到二成,而新兵也隻有三成四。這個戰果首先就把畢再遇嚇了一大跳,連呼“奇哉”!

其實這也是理所當然的,成州上百名鐵匠用新式煉鋼法鑄造出來的百煉鋼刀,又豈是金朝軍隊那些熟鐵刀片所能比擬的?休說是鐵刀,便是鐵鑄狼牙棒,宋兵一刀下去也能切掉無數的尖刺,力大的更是連人帶棒都削成兩截!

畢再遇是一位勤於用腦的好將領,他根據考查結果迅速推演出一個攻擊陣法,即以一“夥”宋兵為限,一把成州軍刀在前,四把普通軍刀在側翼掩護,夥與夥之間配合進攻,這樣就可以把三百把成州刀分散到整個軍隊中,以削弱集中突擊能力為代價,換來了整體戰鬥力的穩定上升。

新陣法實施之後,畢再遇在軍中試演了幾次,訓練一眾士兵著重加強相互之間的配合。隨著宋兵對陣法的熟悉,默契程度不斷提高,於是成州刀的威力也得以逐步發揮出來。

畢再遇看了極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