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報仇雪恨(1 / 2)

劉家語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被擔架抬著追上隊伍的。可是。當他醒來時,三個機關的轉移已由戰工會秘書長陳明同誌,接替他的工作統一指揮了。惡戰一直打到傍晚,大家這才趁脫了險。

可是,由於敵人仍在“清剿”、“掃蕩”之中,我八路軍山東軍區被迫繼續轉移。

為劉家語檢查傷情的醫生告訴他說:“首長,這顆子彈穿過你的肺部後,在肋骨上滑了一下,從而貫穿而出。雖然這個傷口流血不少,傷勢很重,子彈也沒有留在體內,幸好沒有傷及心髒。”

“真是太謝謝你了,醫生同誌!”劉家語吃力地謝道。

“別,別別,別客氣!”醫生不好意思地說。

劉家語做了治療後,被放在擔架上,隨分局機關隊伍一起轉移行軍。到了第三天,在向大青山轉移途中,又同敵人打了一場遭遇戰。

大青山是山東抗大分校五大隊駐地,那裏原來沒有敵情,後來情況發生變化,敵人派出一支部隊去包圍他們。他們在緊急轉移中無法同山東分局等機關聯係,結果他們的這幫同誌鑽進了敵人布置的 “口袋”。當時的緊張和被動局麵,是可想而知的。

在激烈的戰鬥中,為了不拖累隊伍,劉家語和警衛員小李,還有抬擔架的幾個戰士,隱蔽在野外一個高梁秸垛裏。

戰鬥過後,已是夜間。劉家語的傷口劇烈疼痛,於是他心想:自己大概是活不成了,不能拖累幾個戰士。就對他們說:“我不行了,你們不要管我,趕快設法去找部隊,告訴他們我在這裏。”

“不,首長!”戰士們不聽劉家語的話,誰都不走。

“一切行動聽指揮,同誌!”劉家語發火地說,“找不著部隊,憑你們幾個在這裏也保護不了我,還是聽我的話,趕快去找部隊!”

“是!”有幾個戰士走了。

“我們堅決要留下來,跟首長在一起!”警衛員說道。

“不行!”劉家語聽後生氣地說,“ 一個不留!這是命令,必須服從!”

這兩個隻得含著眼淚戀戀不舍地離去。

此時此刻,劉家語一個人躺在高梁秸垛裏,昏迷了一陣,醒來後爬出去觀察動靜。

寒風在四野淒厲呼叫,劉家語的傷口疼得更厲害了。這時,劉家語忽然想起荊軻悲壯的詩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

於是乎,劉家語十分傷心地想:“我大概就要這樣在這裏結束此生了。可是憑什麼呀?這能讓我劉家語服氣嗎!?因為,我劉家語隻有二十幾歲呀,還沒有看到把日寇驅逐中華大地呐!另外,我還有遠大的理想沒有實現呐!不服氣又能怎麼辦?”

這時,劉家語想到戲曲舞台上每逢這種情況,往往有個“神仙”下凡,故事才能延續下去。正這麼想著,忽然聽到不遠處石頭堆旁一聲咳嗽。

“是什麼人?是敵人?還是自己人?是自己人就好了!”劉家語在心打起了問號。

於是乎,劉家語強忍傷痛向咳嗽聲處爬去,發現是幾個老鄉在那裏躲鬼子。他說:“不要怕,我是八路軍傷員,這附近有沒有村子?”

一個老漢聽說劉家語是八路軍,過來給他指路說:“同誌,山腰前麵有個石門村,兩三裏路就到了。”

聽說最近的村子隻有兩三裏,劉家語突然增強了求生的欲望。也不知怎麼一下子就有了力量,掙紮著爬一陣,躺一陣,昏一陣,醒一陣……到了第二天天亮,他終於爬到了石門村村頭的一家老鄉門前,就又昏過去了。

“同誌……”又是一個老漢把劉家語喚醒。

這個老漢家正做高梁米粥,於是就給劉家語舀了一碗……

由於軍醫沒有確診劉家語的腸部是否受傷,按他們囑咐,劉家語已三天沒吃東西,當時看見這碗粥,也顧不得許多,猛然喝了幾口。

之後,這個好心的老漢把劉家語藏到村頭不遠的一個高梁秸垛裏,讓劉家語先休息一下。

大約過了兩個小時的光景,分局陳琳瑚同誌來了。他是劉家語的同鄉,又是東北軍學兵隊的戰友,是談得來的知己。他知道劉家語負傷隱蔽在這一帶,就帶著一個班的戰士,到處找家語同誌。

劉家語一看到他,大有絕處逢生之感,不禁流下淚來:“同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