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深夜回家(2 / 2)

“哈哈,洞房花燭?也虧你這不曉男女之事的瀅香說得出來,麻煩你進去告訴二爺,就說天已大亮,春宵已過,該起床過生日了”,鄂陽倒忍不住地大聲笑了出來。

“喂,昨日假期休得還不錯吧”,第二天早上,尹繼善一來到內閣,弘曆就問起了他。

“那是,一人大戰六朵金花,怎一個爽字了得,算了,不說這些了,明日大叫起時就要宣布三大政策了,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嗎?”尹繼善玩笑了一句後馬上就又變得嚴肅起來,很是認真地問道。

“朕已經同內閣大學士們商議好了,除了傅恒因為覺得有些傷及滿人貴族利益外,其他人都沒有意見,最後大家才草擬好了這道聖旨,你且看看吧”,弘曆回道。

“山海關外荒城廢堡,敗瓦頹垣,沃野千裏,有土無人,恐日後羅刹諸國侵占,朕決定撤銷禁關令,並鼓勵百姓出關開墾;同樣,回疆之地,也不必為我滿人自留地,山西百姓也可走西口”

“皇上,不可呀!關外沃野乃我大清龍興之地,如認流民進關,豈不是有擾我旗民生計啊”,理藩院尚書海成立即站出來阻止道。

“朕意已決,不必再說!”弘曆懶得多說,繼續讓太監宣示著自己的聖旨。

“再則,從此後,取消捐官製度,並鑄碑立言:後世君者寧可國窮理竭也不可賣官鬻爵,凡賣官鬻爵者直接處死!”

此時,戶部右侍郎林雅民站了出來:“皇上,取消捐官製度固然有可澄清吏治的好處,但國庫若沒了這麼一大筆收入也無法支撐啊,今年山東因大旱免稅,黃河又在開封境內泛濫,要是沒有捐官銀子,該如何去支這兩筆賑災銀子啊!”

“這不還有下一道聖旨嗎,小明子,念吧”,弘曆回道。

“朕思及國朝已立百年,八旗子弟繁衍已至百萬,若再由朝廷供養實在是太困難,故朕與內閣商議決定,取消不準八旗子弟經營生產之命令,鼓勵其八旗子弟自謀生計,除現為官兵者和老弱病殘外,其他八旗子弟的月錢供給到明年不再發放,今年每人增發百兩以示朝廷恩德”。

弘曆的這道聖旨對下麵的這些滿族大臣可謂是晴天霹靂,不過好的是,現在朝堂上已經沒有皇親貴胄臨朝參政,要不然說不定會有人直接走上來指著弘曆的鼻子罵了。

除了尹繼善和傅恒站著不吭一聲外,其他大臣都唧唧歪歪起來了。

“海大人,皇上這是怎麼了,他這是要棄我們八旗子弟於不顧嗎,他這是一個滿人該做的事嗎?”一人有些憤懣地低聲問道。

“皇上這道聖旨是要把我們八旗子弟逼上絕路啊,我們這些八旗子弟除了玩鳥鬥蛐蛐就是吃喝嫖賭了,哪裏還會謀什麼生計啊,即便是射箭騎馬這樣的老手藝都生疏了,這朝廷要是不管了,我們豈不是要餓死!”

“林大人,皇上這道聖旨好啊,這樣一來,雖然短期花掉大把銀子,但以後也不必每年拿著幾千萬兩白銀去供養那群鬥雞走狗的八旗子弟了”。

“現在的八旗子弟是有錢的真講究,沒錢的窮講究,大部分家庭早已是寅年吃卯糧了,都是賒賬過日子等朝廷的銀子發下來就去按輕重緩急還錢,如今朝廷的錢要是斷了,估計這些八旗子弟的生路也斷了”。

“皇上不是想到了嗎,要一年後才斷錢,而且今年每人還多發一百兩銀子,一百兩可不是小數目,夠普通人家五年的生活了”。

尹繼善見傅恒有些猶豫地愣在那裏,便自己率先站了出來,跪下三拜九叩道:“吾皇英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哎呀,尹大人作為第一滿臣,他都同意了,我們還能說什麼,不過好像他尹府就有旗民三百來名,這樣一來,他真的願意讓朝廷斷了這供給嗎?”一滿臣有些失望地說道。

“尹愛卿平身,你尹家就有三百旗民,你這個族長打算怎麼辦啊?”弘曆說後問道。

“啟稟皇上,微臣家裏的旗民除去當官當兵外剩下的兩百人大都有自己的田產過活,其婦孺還可以在微臣的書局和《論道》編輯部做一些事,他們現在的生活基本上都不用靠朝廷養活,而且一年最差的也有五十兩銀子的收入,所以還請皇上放心,

“微臣作為內閣總理大臣又是滿臣最高官員,微臣當做表率,所以微臣請皇上也斷了我尹家今年的供給,以報天恩”,尹繼善還是第一次如此恭敬地向弘曆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