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經營與致富(4)(2 / 2)

完美的廁所

有一戶人家,住在市鎮與市鎮之間的路上,以種菜為生,頗為肥料不足所苦。有一天,家長靈機一動:“在這條路上,往來貿易的人很多,如果能在路邊蓋一個廁所,一方麵給過路的人方便,另一方麵也解決了肥料的問題。”他用竹子與茅草蓋了一間廁所,果然來往的人無不稱便,種菜的肥料從此不缺,青菜蘿卜也長得肥美。路對麵有一戶人家,也以種菜為生,看了非常羨慕,心想:“我也應該在路邊蓋個廁所,為了吸引更多人來上廁所,我要把廁所蓋得清潔、美觀、大方、豪華。”於是,他用上好的磚瓦搭蓋,內外都漆上石灰,還比對麵的茅廁大上一倍。完工之後,他覺得非常滿意。奇怪的是對麵的茅廁人來人往,自己蓋的美觀廁所卻無人問津。後來問了路過的人,才知道因為他的廁所蓋得太美、太幹淨,一般人以為是神廟,內急的人當然是跑向茅廁,不會跑向神廟了。門檻過高、完美無缺是失去中低檔顧客的原因。

金子與大蒜

有一位商人,帶著兩袋大蒜,一路跋涉到了阿拉伯地區。那裏的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蒜,更想不到世界上還有味道這麼好的東西,因此他們用當地最熱情的方式款待了這位精明的商人,臨別送給他兩袋金子作為酬謝。另一位商人聽說這件事後,不禁為之心動。

他想:“大蔥的味道不是也很好嗎?”於是帶著大蔥來到了那個地方。那裏的人們同樣沒有見過大蔥,甚至覺得大蔥的味道比大蒜的味道更好,他們更加盛情款待了商人,並且一致認為,用金子遠不能表達他們對遠道而來客人的感激之情。經過再三商討,決定贈與這位朋友兩袋大蒜。搶先是營銷的首要策略。

完美的次品

美國一家公司在韓國訂購了一批價格昂貴的玻璃杯,為此美國公司專門派了一位官員來監督生產。來到韓國以後,他發現,這家玻璃廠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質量都是世界第一流的,生產的產品幾乎完美無缺,他很滿意,就沒有刻意去挑剔什麼,因為韓方自己的要求比美方還要嚴格。一天,他無意當中來到生產車間,發現工人正從生產線上挑出一部分杯子放在旁邊。他上去仔細看了一下,沒有發現兩種杯子有什麼差別,就奇怪地問:“挑出來的杯子是幹什麼用的?”“那是不合格的次品。”工人一邊工作一邊回答。

“這難道不是質檢部門的事嗎?”“是,但我們必須讓問題到此為止。”“可是我並沒有發現這些杯子有什麼問題啊!”“你仔細看,這裏多了一個小的氣泡,這說明杯子在製造的過程中漏進了空氣。”“可是那並不影響使用啊!”工人很自然地回答:“我們既然工作,就不能將有問題的產品送出去。任何的缺點,哪怕是質檢未檢查出來,對於我們來說,也是不允許的。”

“那麼這些次品一般能賣多少錢?”“十美分左右吧。”當天晚上,這位美國官員給總部寫信彙報道:“一個完全合乎我們的檢驗和使用標準、價值5美元的杯子,在這裏卻被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用幾乎苛刻的標準挑選出來,隻賣10美分。這樣的員工堪稱典範,這樣的企業又有什麼可以不信任的?我建議公司馬上與該企業簽訂長期的供銷合同,我也沒有必要在這裏了。”完美的結果是在剔除次品的過程裏實現的。

齊瓦勃的創業故事

齊瓦勃是伯利恒鋼鐵公司——美國第三大鋼鐵公司的創始人。他出生在美國鄉村,隻受過短暫的學校教育。15歲那年,家中一貧如洗的他就到一個山村做了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齊瓦勃無時無刻不在尋找著發展的機遇。3年後,齊瓦勃來到鋼鐵大王卡耐基所屬的一個建築工地打工。

一踏進建築工地,齊瓦勃就表現出了高度的自我規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當其他人都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並因此而怠工的時候,齊瓦勃卻一絲不苟地工作著,並且為著以後的發展而開始自學建築知識。一天晚上,同伴們都在閑聊,唯獨齊瓦勃躲在角落裏看書。

那天恰巧公司經理到工地檢查工作,經理看了看齊瓦勃手中的書,又翻了翻他的筆記本,什麼也沒說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經理把齊瓦勃叫到辦公室,問:“你學那些東西幹什麼?”齊瓦勃說:“我想,我們公司並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經驗又有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或管理者,對嗎?”經理點了點頭。不久,齊瓦勃就被升任為技師。打工者中,有些人諷刺挖苦齊瓦勃,他回答說:“我不光是在為老板打工,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是在為自己的夢想打工,為自己的遠大前途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