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經營與致富(3)(1 / 3)

駝鹿與防毒麵具

有一個推銷員,他以能夠賣出任何東西而出名。他已經賣給過牙醫一支牙刷,賣給過麵包師一個麵包,賣給過瞎子一台電視機。但他的朋友對他說:“隻有賣給駝鹿一個防毒麵具,你才算是一個優秀的推銷員。”於是,這位推銷員不遠千裏來到北方,那裏是一片隻有駝鹿居住的森林。“您好!”他對遇到的第一隻駝鹿說,“您一定需要一個防毒麵具。”“這裏的空氣這樣清新,我要它幹什麼!”駝鹿說。“現在每個人都有一個防毒麵具。”“真遺憾,可我並不需要。”“您稍候,”推銷員說,“您已經需要一個了。”

接著他便開始在駝鹿居住的林地中央建造一座工廠。“你真是發瘋了!”他的朋友說。“不是這樣,我隻是想賣給駝鹿一個防毒麵具。”當工廠建成後,許多有毒的廢氣從大煙囪中滾滾而出,過此不久,駝鹿就來到推銷員處對他說:“現在我需要一個防毒麵具了。”“這正是我想的。”推銷員說著便賣給了駝鹿一個。“真是個好東西啊!”推銷員興奮地說。駝鹿說:“別的駝鹿現在也需要防毒麵具,你還有嗎?”“你真走運,我還有成千上萬個。”“可是你的工廠裏生產什麼呢?”駝鹿好奇地問。“防毒麵具。”推銷員興奮而又簡潔地回答。創造需求,創造矛盾,這是推銷產品的險招。

搭橋與拆橋

李四為人挺好,能力也佳,卻總是官途不順。他自己也納悶兒:“有人跟領導搞不好關係,所以才不被提拔,我跟領導關係倒是不錯,怎麼也不起作用呢?”星期天,他正煩著,見兒子和同學下跳棋,就湊過去解悶兒。兒子總是輸,於是他幫兒子出主意:“你不會給自己多搭幾座橋嗎?”搭橋——下跳棋的一種捷徑,每搭一座橋,就可以連跳好幾步,事半功倍。棋局大有起色,李四得意揚揚,就勢教導兒子:“生活就跟下棋一個道理,學會給自己多搭幾座橋,多尋求一些幫助和捷徑,路才好走。”兒子連連點頭。

兒子的同學笑而不語,移動兩個棋子兒,就把兒子剛設好的棋路給堵死了。於是,棋局又一次急轉直下,兒子又輸了。兒子的同學得意地說:“看到了吧!這就叫拆橋!橋搭得再好,碰上一個拆橋的,你就輸定了。所以,要贏棋不但要搭橋,還要防著別人拆橋,關鍵時刻還要學會拆別人的橋,這才能走得比別人快呀!”李四大怔,接著大悟,然後仰頭長嘯。半年後,李四官途暢通,勢如破竹,無人能阻。要防備競爭對手拆橋,要學會拆對手的橋,這是經商不可少的兩個手段。

杜拉克的工作

世界知名的管理顧問大師彼得·杜拉克在從事診斷顧問工作時,情形是這樣的:雙方坐定之後,雇主總會提出一大堆的難題向杜拉克請教。杜拉克推開了這些問題,然後問客戶說:“你最想做的事是什麼呢?”“你為什麼要去做呢?”“你現在正在做什麼事呢?”“你為什麼這樣做呢?”杜拉克不替客戶“解決問題”,而是替客戶“界定問題。”他改變客戶所問的問題,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反問客戶,其目的是要幫助客戶認清問題,找出問題,然後讓客戶自己動手去解決那個最需要處理的問題。幫助客戶界定問題之後,客戶會自己動手解決問題——追根溯源也是營銷良策。

推銷的盲點

有位挨家挨戶推銷清潔用品的業務員,好不容易才說服公寓的主婦,幫他開了鐵門,讓他上樓推銷他的產品。當這位辛苦的推銷員在主婦麵前完全展示他的商品的特色後,見她沒有購買的意識,隻能黯然拎著推銷品下樓離開。主婦的丈夫下班回家,她不厭其煩地將今天業務員向她展示的產品的優良性能重述一遍後,她丈夫說:“既然你認為那項產品如此實用,為何沒有購買?”“是相當不錯,性能也很令我滿意,可是那個推銷員並沒有開口叫我買。”沒有表明銷售意圖的銷售等於沒銷售。

貝吉爾的信念

絕處逢生的法蘭克·貝吉爾,有一個成功的工作信念:推銷就是要主動去爭取顧客,一個能力再平凡的人,隻要能遵守每天認真而確實的拜訪5個客戶的原則,熱忱地把保險的好處與他人分享,這樣就能成功了。貝吉爾從事保險行業,第一年即拜訪了1849人,有82個潛在保險戶,但隻成交66件,隻有1/29,可見初入此行,一切尚在摸索中,不論是話術、知識、意誌、技巧都未成熟,自然倍加辛苦。後來當他技巧逐漸成熟,經驗日益豐富,貝吉爾達到每天拜訪3個人,即有一位成交的工作效率。20年來,他每天拜訪5人次,一生累計有40000人次的拜訪記錄,成果哪有不豐盛之理。有拜訪才有機會,有機會才有成長,有成長才有收益。

非洲土人不穿鞋子

在美國有一間鞋子製造廠。為了擴大市場,工廠老板便派一名市場經理到非洲一個孤島上調查市場。那名市場經理一抵達,發現當地的人們都沒有穿鞋子的習慣,回到旅館,他馬上拍發電報告訴老板說:“這裏的居民從不穿鞋,此地無市場。”當老板接到電報後,思索良久。便吩咐另一名市場經理去實地調查。當這名市場經理一見到當地人們赤足,沒穿任何鞋子的時候,心中興奮萬分,一回到旅館,馬上電告老板:“此島居民無鞋穿,市場潛力巨大,快寄100萬雙鞋子過來。”市場不是先天就存在的,市場是經過人的努力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