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代會製度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
社科縱橫
作者:史峰 薑小玲
【摘要】學代會是大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實踐中,高校學代會製度存在諸多問題,如高校管理者對學代會作用的認識不足,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學代會的代表不具有先進性和廣泛性等。因此,研究學代會製度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關對策對高校民主管理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校;學代會;問題;對策;研究
學代會是大學生參與高校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然而,實踐中高校學代會製度存在諸多現實問題,使廣大學生不能有效地參與學校的各項管理活動中,更不能對教育管理活動進行有效的監督。因此,研究學代會製度存在的問題並提出相關對策對高校民主管理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高校學代會製度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管理者對學代會作用的認識不足
實踐中,高校都已逐步建立了學代會製度,但有的學校執行得好,有的學校執行得不好,發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學校的領導沒有真正從思想上把學代會製度建設擺到學校管理體製的重要位置,錯誤地認為學代會隻是一種形式,可有可無。這種形式主義觀念和作風嚴重衝擊了學生對學代會製度的信任,降低了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代會的作用大打折扣。
(二)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在理論設計中,學代會為最高權力機構,學生代表代表全體學生行使選舉權、提案權、質詢權和監督權。學代會及其常設機構作為權力機構,不參與日常事項的組織和開展,所作出的具體決策均由學生會去執行,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學代會及其常設機構在不影響學生會工作效率的前提下,有效監督和指導學生會的運作,保證學生的權益。但在具體實踐中,由於種種原因,出現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現象,導致學代會製度流於形式,日益被邊緣化,陷入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
(三)學代會的代表不具有先進性和廣泛性
由於一些高校學代會形式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代表們對學校的民主懷有疑慮,使得相當一部分的學生對學生代表身份不感興趣,在代表的推選上經常是互相推諉,學生代表的產生不夠嚴肅,有關程序流於形式。另一方麵學生代表層次單一,在製度設計中,學生代表的選任更傾向於成績好和擔任學生幹部的學生,代表層次單一,導致學代會會代表不具有廣泛性,不能真正代表廣大學生的意願。
(四)學代會製度缺乏立法支持與製度保障
學代會在設立之初,主要是作為高校民主管理體係的配套設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式化日趨明顯,更缺乏立法支持和製度保障。目前國內尚無一法律文件明確高校學代會的地位、作用和基本程序,也沒有任何一高校在學校規章製度中明確學代會的職權。由此導致在實踐操作過程中,缺乏科學的運作規程和強有力的製約和監督機製,嚴重影響了學代會製度的健康有序發展。因此,應加快予以立法支持,立法將對學代會發展具有裏程碑的作用。
二、完善學代會製度的對策
(一)高校管理者需要進一步增強民主意識,大力加強對學代會的領導
高校管理者需要進一步增強民主意識,切實把堅持和完善學代會製度看做是高校民主管理體係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高校實行民主辦學、依法治校的重要依靠力量,主動加強對學代會的領導,主動把學代會列入學校工作計劃,納入議事日程,在學校規章製度中明確學代會的地位和作用,支持學代會在職權範圍內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