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三十六計 李代桃僵 順手牽羊(2 / 3)

賈逵戴著曹休的將軍帽,手持曹休的長弓,卻一直低著頭高呼:“我曹休曹文烈在此,誰敢後退半步!”一麵以增加盾牌兵抵擋,一麵命士卒去將後營的強弩都調轉方向,準備對衝過來的吳軍齊射。

盾牌兵被淩統殺的節節後退,賈逵一直低著頭,邊退邊組織抵擋,淩統偶爾能透過盾牌兵看到賈逵所戴的將軍帽和手裏的長弓,卻不知道,曹休早就溜掉了,這身裝束實際一直是賈逵戴著的,而且賈逵一直高喝自己是曹休。淩統因此奮力追殺,將魏軍殺的節節敗退,險象環生。

追到魏軍後營時,魏軍幾乎潰不成軍,盾牌兵所剩百十人,賈逵忙命後麵的強弩手對準吳軍齊射。瞬間百十架強弩射出的大箭呼嘯而來,一支箭經常貫穿一兩名吳軍精銳士卒,吳軍精銳瞬間損失百十人,淩統未料到魏軍突如其來的爆發力,一時間被攝住了陣腳。

這千鈞一發的時機,淩統知曉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淩統知曉這每架弩連續發射兩枚箭中間有上箭,瞄準的時間,於是一個手勢,立即命後部分兩隊乘兩隻箭的時間差,去幹掉這些弓弩手,靠著兩翼走,也可避免呆在中間挨打。

淩統自己領百十人繼續追殺。賈逵見壓力瞬間減小,又見吳軍後部朝兩翼而去,而此時曹休早已安全離去,便悄然把將軍帽扣在一名魏軍頭上,把長弓扔了,搶了一匹馬飛馬逃遁。這次隻有百十人,淩統看的仔細,忙尋了一匹馬去追賈逵,夜色中追了一陣也不見蹤跡。才突然想起攻打下蔡的事,忙飛奔回來,領所剩的二千多吳軍偷襲下蔡,而此時魏軍早有準備,淩統親自上陣,也被魏軍的弓弩射傷背部,曹休站在城上笑道:“淩統小兒,下蔡固若金湯,雕蟲小技,豈能得逞。”淩統在城下讓士卒舉著曹休的軍帽和長弓罵道:“曹休鼠輩,敗軍之將,速速下城投降,再執迷不悟,等我東吳大軍到來,玉石俱焚。”

賈逵李代桃僵救了曹休,保住了下蔡。淩統雖然未攻下下蔡,可是偷襲曹休營寨有大功,呂蒙與東吳諸將商議決定對淩統功過相抵,不予追究。

此時呂蒙讓周泰代替徐盛鎮守淮安與淮陰,將徐盛調到虹城,每每商議軍務,都與徐盛商議,徐盛能畫謀,呂蒙能決斷,二人相得益彰。

徐盛認為魏軍新敗,曹休暫住下蔡,而此時下蔡援兵未到,可火速進兵下蔡,設伏攔截魏軍援軍,敗了魏軍援軍,則曹休孤掌難鳴,如甕中之鱉,取下蔡易如反掌。若拖延半月,魏軍援軍齊聚,再與曹休爭鋒,則難上加難。

呂蒙認為徐盛分析的十分在理,於是全軍卷甲西進,火速抵達下蔡城外,在城外十裏紮下營寨,並命斥候打探魏軍各路援軍情況,又命甘寧、淩統在下蔡城外挑戰。整的曹休寢食難安,高掛免戰牌,每日親自巡城數十次。

話說王基在彭城駐紮,得知呂蒙全軍直逼下蔡以後,便寫好書信,大意是:請曹休將軍一定要堅守一個月以上,末將王基一定會斷了吳軍糧食供給,待吳軍糧盡,再前後夾擊,大敗吳軍於洪澤湖西麵,建功立業、名垂青史就在此時,切勿有失。

書信寫好後縫在衣袋裏,命可靠的斥候火速送給下蔡的曹休將軍。

秦淮河畔早已沒有了歌妓的絲竹管弦之聲,戰爭讓這裏成為了烽火硝煙的場地,合兵鬥陣之後,雙方歇息修養,兩岸便回複短暫的寧靜。皓月當空,月華一瀉千裏,冬季沒有了蟲唱鳥鳴,踩在厚厚的積雪上,有哢哢的清脆的雪被踩壓斷層的聲音,一切如此的靜謐。

王基整頓了五千精兵,避開大道,專走山嶺小路,但有吳軍斥候,一律格殺。火速疾行,直奔洪澤湖而來。王基所領的五千精兵兩天兩夜的時間挺進了三百裏,抵達洪澤湖附近的山嶺中隱藏起來,同時派出與穿著吳軍相同衣服的斥候去查探吳軍運糧的情況。

兩日後果然得到消息,再次深入打探,並抓了兩名掉隊的吳軍,嚴加拷問,知曉了吳軍在洪澤湖糧食轉運的情況及水路、旱路交接的細節。王基派二千人設伏,殲滅了吳軍旱路運糧食的隊伍,將衣服全部換上,去接吳軍水軍運來的糧食。留下些糧食夠自己吃大半個月,其餘的全部運到偏僻處燒掉。

如此進行了兩日,第三日,王基明目張膽地奪了一隊,吳軍水路運糧的船隻,將幾十隻船全燒了。第四日吳軍高層才知曉此事。整個過程,王基都精確地計算著時日,將毀傷做到最大化。

王基在洪澤湖畔紮下營寨,專門斷了呂蒙大軍的糧草供給,掐斷吳軍的退路,若能在此處定下一枚釘子,那吳軍就徹底廢了。絕江湖,斷虹城,以製其背,邀險而擊,縱有百萬大軍也難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