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 法正逼走張遼軍,孫權進攻合肥城
自從法正知曉了賈詡能截獲自己飛鴿傳書的事以後,就秘密傳令給下屬的情報機構,修改通信的方式,主要的部門都下發一部書,由專人保管,以後通信隻寫數字,然後按照約定的規律,去那書上去找。如此就能做到比較好的保密了。
保密係統一定要做好,法正知曉的密碼係統就曾影響過許多重要的戰局。比如後世的二戰中,英國破譯了德國的密碼,導致德國完全占優勢的空軍最後敗給了英國的皇家空軍;美國破譯了日本的密碼導致太平洋海戰中所有的情況都被美國知曉,號稱世界第一的日本皇家海軍敗給了美國海軍。知曉了密碼就做到了兵法中的知彼,再加上知己的話,就百戰不殆了。
破譯密碼屬於孫子兵法用間五種中的生間。
密碼的原則在於:
其一為知曉密碼的範圍:非重要核心成員,不能讓其接觸密碼規則,非核心成員可以用明文傳遞信息,因為非核心成員通常容易被收買,尤其是傳遞信息的非核心成員。
其二是密碼發送的內容:不是重要信息,不用密碼,可以用明文,密碼的信息太多就造成漫不經心,忽略了重要的信息。
其三密碼修改的周期:密碼長時間不修改,必定被人破譯;密碼修改太頻繁,會增加重要聯係人的不必要的工作量。
其四破解敵方攻破密碼:但凡是重要的戰略之前,必定修改密碼,為了麻痹對方破譯人員,可以在第一次將密碼規則連續變換三次以上,停頓數月不變,再第二次連續變換三次以上,可以挑第二次連續變換中的一次作為聯係密碼,立即實施行動,行動完成後數月內要修改密碼。
其五是製定密碼者:製定密碼必須是心係家國的智謀忠臣,不可受人誘惑,時刻確保其自身及家人安全,不可受人挾製,密碼製定者身份,除其自身及最高安全掌管人外,不可有任何其他人知曉,否則格殺勿論。
其六破譯密碼者:破譯密碼者身份可以是三教九流之輩,隻需重薪將其彙聚一起,將敵方密碼破譯便可,可以不擇手段。
話休繁瑣,這法正領著馬超、薑維回到泰山後,清點了一下兵馬,兵卒有一萬二千人,馬匹二千匹。薑維問法正:“這泰山水草都有,馬匹不愁給養,但是這一萬多的將士的糧食可日需萬斤,法丞相當早作打算啊。”法正笑道:“我軍糧草一日需要三萬斤,張遼大軍一日的糧食估計需要十萬斤以上,那他一天需要運送多少糧食啊,哈哈哈。”薑維頓時大悟道:“莫非法丞相想襲擊張遼的運糧隊伍?”
法正笑道:“兵法雲: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忌杆一石,當吾二十石。我們必須要與張遼爭糧食,而且要爭勝,如此就可以順利的逼走張遼。”薑維問道:“如此當遣何人較為合適?”
法正道:“我在北海城外遍布斥候,張遼但有風吹草動,便會有快馬來報,如此保障我軍安全。西麵但見由軍馬押運糧草,我算定時間地點便可搶劫。每次由你領步兵三千運送糧草,我遣馬超領一千騎兵,助你成功。”薑維道:“多謝法丞相。”
哼哼,鍛煉新人的機會到了,上次賈詡輕易取了北海城就已經讓薑維長了見識了。讓他和張遼過過招,見識見識賈詡的謀略,雖然丟了一座城池,損失了些兵馬。但這些若能造就一名良將,那也值了。
曆史上的薑維,那個腦子還算聰明,也算會帶兵,但是和吳起、孫武、韓信、衛青相比就差太多了,戰略頭腦差了太多了。薑維可算三國名將,與魏國作戰勝多敗少。薑維可以算軍事統帥,但距離戰略家還差許多。
其一,魏國曹氏、司馬氏皆英明君主,誌在天下,而劉禪則安於享樂,不願相爭。
其二,數次北伐,未能成功,卻幫魏國鍛煉了一批名將,如鄧艾、陳泰、郭淮、鍾會等。
其三,蜀國國貧民少,出兵不便,而魏國則兵多將勇,以逸待勞,不戰而勝。
其四,數次北伐都選擇了出兵困難的岐山及褒、斜二穀,而魏國重點布放的也是這一帶。
其五,魏國名將都能領兵打仗,而不受製約,蜀國基本未對魏國實行離間計、美人計等。
其六,天下戰國,五勝者禍,四勝者弊,三勝者霸,二勝者王,一勝者帝。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雖忠心可感日月,但明顯是禍事,已犯兵家大忌。
由此可見,薑維的戰略布局還差了許多。若要成功還是有許多手段的,不妨列數一二。
其一,交好黃浩,引誘出來,酒席間就可弄死,稍微修飾就可掩蓋後主的盤問,輕鬆的清君側。
其二,建議後主將漢中設為北都,以便夏日避暑辦公,實際則讓整個朝廷始終感受到北方的壓力,勵精圖治。劉邦始終有楚霸王的壓力才最終稱帝,漢武帝始終有匈奴的壓力才掃平漠北。沒有壓力何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