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直病好之後,便巡視駐軍,加強江防,獎勵農耕,鼓勵工匠,江陵人心穩定,浮現出一派祥和氣象。
是日,孝直指導農戶養畜,忽報,少將軍關平前來候命,又有漢王遣侍郎費詩前來嘉獎有功將士。孝直設宴款待王使,席上關平與張飛關索廖化等諸將皆對孝直敬畏三分,紛紛祝酒,孝直不善酒力,酒過數杯,稍稍有些醉意。關平笑道:“東吳孫權此番損兵折將,定然士氣大搓,我軍可固守襄陽潼關,再遣精兵數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沿江而下,直取建鄴,兵臨城下,則東吳休矣。不知軍師以為如何?”孝直雖然醉酒,卻也識得大體,孝直笑道:“少將軍所言甚是,我正要奏報陛下,一鼓作氣攻克東吳。與曹魏二分天下。”此時,張飛大叫:“捉拿孫權,俺老張要做先鋒,誰也不許跟我搶。”眾人不亦樂乎。
酒席散後,孝直安排費詩與驛館居住,自己回家中休息。夜幕降臨,一架馬車噠噠的馬蹄聲停頓在了孝直居住的門外,剛剛通報,早有孝直儒帶素衣在門前相迎。來者不是別人,正是使者費詩,費詩忙還禮入內,屋內香爐生紫煙,屋外燈火三五點。費詩道:“陛下遣臣前來,一者嘉獎有功將士,二者,、、、”費詩還未說完,孝直就笑道:“來來,費侍郎,這裏有金銀花茶,先請你品上三杯。”費侍郎笑道:“臣從未聽聞金銀花茶,丞相且莫逗我。”孝直笑道:“不信,你品一杯。”費詩端起茶盞,聞了一聞,再抿上一口,閉目片刻,道:“聞之有清純,品之帶甘冽。果然與眾不同。”孝直笑道:“費侍郎此來之意,我怎能不明白?當今天下曹魏依然占據大半,主上雖然求勝心切,然當前切不可與東吳爭鋒。若與東吳征戰,東吳有水軍之利,有帥才勇將,孫權雖無爭雄天下之霸氣,然足可守成。我這裏有奏呈一封,呈與陛下,陛下見此奏呈自然知曉臣之本意。”說著從身旁取出奏折,遞與費詩。費詩笑道:“今日,席間,丞相當眾力推進取孫權,而實則卻截然相反。丞相神機,真神鬼不測也。”孝直與費詩飲茶數杯,送費詩出府不提。
孝直請馬良主管諸事,關平主管軍事防務。孝直往工房觀察,挑選了兩名手藝精巧且思維靈動者,二人為田錘與王烈。孝直遣人將其家眷遷居成都,各擢升為成都工房機動車部設計小組長,並讓其二人將孝直一個月來繪製的圖紙,大致繪製一份副本,秘密前往成都研究,並做準備建造的工作。看著陽光明媚,水澈渠明,孝直不禁歎道:“也不知曉我這麼做,是讓科技提前進步一千多年,還是讓中國的自然提前受損一千多年?哎,功過是非,自由後人評說吧。”
數日後,孝直見東吳邊防守備森嚴,笑道:“孫權,我可不敢打你,我隻是嚇唬嚇唬你。”一旁的關平不解道:“軍師前日還同意我等的建議,為何今日又不打算進攻孫權?”孝直道:“少將軍,三年前,你可記得我曾說過,東吳必定偷襲江陵。若我軍與東吳征戰,我軍撿不得半點便宜,況且天下頭等大敵是曹魏逆賊。孫權隻有吞取荊州的私欲小誌,而無並吞天下的雄心。然而曹魏卻有一統天下的趨勢和能力。曹魏雄起則我等皆為所擄,孫權雄起頂多取荊州而已。這就是兵法所言:兩害相權,取其輕。”關平拜服。
孝直清楚三國的形式,下來分析一下三國的紛爭大體局勢。三國,蜀吳魏,魏國獨居六周占天下大半,蜀和吳共分剩下的一小半。
第一:若蜀國與吳國動手,魏國必定一統天下。吳國與蜀國若打仗,則在荊州地麵征戰。一種情況是荊州屬於吳國,吳國需要派大將或者大都督鎮守,吳國兵力分為兩部,建鄴與荊州。北上進攻可以有兩路,荊州這路顯然不能北進,進取則害怕蜀國偷襲荊州。隻有建鄴這路可以北上,建鄴北上旱路閉經合肥,合肥有張遼李典等鎮守,且城池堅固,糧草充裕,吳國隻有二分之一的兵馬與戰將可上陣。顯然進取是很艱難的,孫權又是個治國的能人,帶兵的傻子,數次進攻合肥皆損兵折將。所以吳國無法進取,隻有做烏龜縮著。蜀國進攻,出祁山,有司馬懿抵擋,無法進取,蜀國無法如願。蜀國曆年出兵無果,蜀國國力消耗巨大。魏國強盛,待蜀國能人消亡,魏國便采取進攻的姿態,進攻蜀國,壓製吳國,魏國最終以強勢的經濟和人才的優勢取勝,魏國一統江山。另一種小情況,若吳國與蜀國動手,蜀國占據荊州,則蜀國需要派大將鎮守,蜀國若兵馬分為兩路,北上不可能是荊州,害怕東吳偷襲。隻能是從漢中北進,有司馬懿鎮守長安,很難奪取長安,久而久之,蜀國國力消耗,轉而采取守勢,魏國開始采取進攻的姿態,中壓荊州,西擾漢中,蜀國在任意一路失招,都是毀滅性的災難。魏國取勝的概率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