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學會選擇,暢享優質人生(2)(1 / 3)

退一步說,就算你把主管搞下台了,對你也不一定有什麼好處,因為你的作為會使別人認為你“好鬥、善鬥”;除非你手上有豐富的資源可以分配,否則人人會對你敬而遠之,因為他們怕不小心也被你鬥倒。而更嚴重的是,你把主管鬥走了,上麵的主管不見得就會升你做主管,因為他們怕和你接近,怕你把他們也鬥走了,那到別的單位去好了?哪個單位敢要你呢?

所以,有意見要和主管溝通,最好出之以禮,心有不服也不能當眾羞辱主管,你的羞辱隻會讓你顯得不成熟,缺乏理性罷了。

如果你年輕氣盛,不小心罵了主管,而且你也不想離職,那麼趕快向主管道歉,這是惟一彌補的措施,雖然不一定有用,但不去道歉,後果是很糟糕的——那會讓你無路可走,或者隻有“走人”一條路。

命運自己掌握

沒有人是“注定”要倒黴的,因為我們都可以化失敗為勝利,改變曾經遇到的倒黴現象。請你從挫折中吸取教訓,好好加以總結,就可以對失敗泰然處之了。

千萬不要把失敗的責任推給你的命運,要仔細研究失敗的實例。可能是你的修養或火候還不夠的緣故。如果你失敗了,那麼繼續學習吧。你要知道,世界上有無數人,一輩子渾渾噩噩,碌碌無為。他們對自己一直平庸的解釋不外是“運氣不好”、“命運坎坷”、“好運未到”。這些人仍然像小孩那樣幼稚不成熟,他們隻想得到別人的同情,簡直沒有一點主見。由於他們一直想不通這一點,才一直找不到使他們變得更偉大、更堅強的機會。

成功意味著許多美好、積極的事物。

成功——成就,就是生命的最終目標。

人人都想要成功,每一個人都想要獲得一些最美好的事物。沒有人會喜歡過平庸的生活,也沒有人喜歡自己被迫進入某種情況。

最實用的成功經驗,就是“堅定不移的信心能夠移山”。可是真正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並不多,真正做到“移山”的人也不多。

有時候,你可能會聽到這樣的話:“光是像阿裏巴巴那樣喊‘芝麻,開門’,就想使山真的移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說這話的人把“信心”和“想像”等同起來了。不錯,你無法用“想象”來移動一座山,也無法靠“想象”實現你的目標。

但是隻要有信心,你就能移動一座山。隻要相信你能成功,你就會贏得成功。

關於信心的威力,並沒有什麼神奇或神秘可言。信心起作用的過程是這樣的:相信“我確實能做到”的態度,產生了能力、技巧與精力這些必備條件,每當你相信“我能做到”時,自然就會想出“如何去做”的方法。

全國各地每天都有不少年輕人開始新的工作,他們都“希望”能登上最高階層,享受隨之而來的成功果實。但是他們絕大多數都不具備必要的信心與決心,因此他們無法達到頂點。也因為他們相信自己達不到,以致找不到登上巔峰的途徑,他們的作為也一直停留在一般人的標準。

但是還是有少部分人真的相信他們總有一天會成功,他們抱著“我就要登上巔峰”(這並不是不可能的)的積極態度來進行各項工作。這批年輕人仔細研究高級經理人員的各種作為,學習那些成功者分析問題和作出決定的方式,並且留意他們如何應對進退。最後,他們終於憑著堅強的信心達到了目標。

那些相信他們能“移山”的人定會成功,而那些相信自己不能的人卻隻能做到他們所相信的程度,這是信心激發了成功的原動力。

事實上,在當今時代,信心所能成就的事要比“移山”大得多。在太空探險中,如果沒有“我們必能征服太空”的偉大信念,那些科學家就不會有那麼大的勇氣、興趣與熱忱繼續不斷地研究下去。

相信會成功,是所有偉大科學新發現背後的動力。相信會成功,是那些已經成功的人所擁有的一項基本而絕對必備的要素。相信會成功,實實在在地相信,就會使你有能力獲得成功。

與許多在各種職業中失敗過的人談話後,你能了解無數失敗的理由和借口。比如他們會無意中說:“老實說,我原來就不認為它會行得通。”或“我在開始前就感到不安了。”或“事實上,我對這件事情的失敗並不覺得太驚奇。”

他們大多采取“我暫且試試看,但我想不會有什麼結果”的態度,結果最終導致了失敗。

“不相信”是消極的力量。當你心裏不以為然或懷疑時,就會想出各種理由來支持你的不相信。懷疑、不相信、潛意識要失敗的傾向,以及不是很想成功,都是失敗的主要原因。

心存疑惑,便會失敗;相信勝利,必定成功。

所以我們應當有高標準,提高自信心,並且執著、認真地相信必能成功。高標準會使你往高處走。

欲望是無底洞

貪婪的心是時刻得不到滿足的,當你醒悟時,才發現其實你已經一無所有。

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一個老頭在森林裏砍柴。他掄起斧子正準備砍一棵樹,突然從樹上飛出一隻金嘴巴的小鳥。

小鳥對老頭說:“你為什麼要砍倒這棵樹呀?”

“家裏沒柴燒。”

“你不要砍倒它。回家去吧,明天你家裏會有許多柴的。”說完,小鳥就飛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