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街是個古寨,位於陳州城西要衝。鎮子方圓足有二裏多地,住著萬餘人丁。圍繞鎮子的寨牆足有二丈多高,雖然全是土夯的,但一米來厚的寨牆也算堅固無比。至少在鎮一級的防禦上,柳林街也算是強悍無比了。
寨上共有千餘民兵,民兵都頭則是柳林街的刀客柳八。柳八是周義的好友,周義孟林在伏羲觀決鬥郭京時,曾在柳八家裏養傷。柳八也曾親自到應天府,告知金刀王善的軍情。正因為有這兩個原因,所以柳林街納入護民軍治下,柳八當即就成了一鎮都頭。當然,柳八自身的武功確實不差,人膽皆雄,也是寨民選擇他的
最大原因。
不過,當柳八得知嶽亨準備出寨襲殺匪軍時,還是吃驚不小。敵人有三萬,我隻有三千。我弱敵強,正該固寨堅守。嶽亨雖然銳氣十足,但出寨的想法卻是太過冒險。
可是嶽亨卻有嶽亨的想法。自護民軍崛起應天府,不到一年時間,無論是張憲吉倩,還是王貴趙宏嶽翻,都屢建功勳,名揚天下。隻有嶽亨,被嶽飛任命為斥候團長之後,一次露臉的仗也沒打過。這讓年紀最輕同時也銳氣最盛的嶽亨感到無比鬱悶。
雖然嶽亨也知道,自己的職責就是替幾個主力師探聽軍情,並不是和敵軍硬打硬殺。大半年來,斥候團做得還算不錯,幾乎沒讓護民軍打過倉促之仗。嶽飛在軍事會議上,也屢次誇讚斥候團的工作。
但是嶽亨還是有點不甘心。嶽亨的誌向,是當一個名揚天下的戰將,可不是當一個默默無聞的斥候團長。
正是懷著這個想法,得知張憲敗於王俊,嶽亨立即集結了一支二千斥候的精騎,前去援救張憲。張憲退入陳州城,嶽亨的二千精騎卻被劉三刀的三萬匪軍給困在了柳林街。並不是斥候團退不進陳州,隻是嶽亨感覺,騎兵退入陳州, 那就沒有用武之地了。
嶽飛率二千精騎,縱橫河北西路,援滑州,懾衛州,破磁州,取大名,打得十幾萬金兵疲於奔命。天下人無不稱頌。
嶽亨退入柳林街,正是為了襲殺匪首劉三刀。
劉三刀是正宗的漢人。不過他的作為卻和胡人沒什麼兩樣。此人心性殘忍,所領匪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從汴梁到柳林街,一路被屠的百餘個村莊,倒有一半是劉三刀所為。
看到一臉自信的嶽亨,柳八不得不開口勸道,“柳某隻是一個民兵都頭,本不敢對嶽團長的想法有所置疑。但正是柳某身為民兵都頭,也算是護民軍中一份子。所以柳某還是要說一句,嶽團長的想法是不是太大膽了?”
嶽亨用銳利的眼神打量了柳八一眼,“柳都頭有話請直說。”
柳八當即毫不客氣地說道,“自古以來,人多勝人少,力強勝力弱。斥候團雖是百戰老兵,奈何劉三刀旗下也有三萬匪軍。我軍兵力實在太過微弱,嶽團長,寡不敵眾,千古至理啊。”
嶽亨領著柳八走到鎮上最高的樓房,一家鄉紳的私人住宅,站到樓頂,縱目四望,鎮外情形盡收眼底。平原曠野,盡為麥地。去年的冬雪已經化盡,前幾日鎮外一片綠油油,麥苗長勢極盛。如今卻隻看到黑壓壓的四個大營,立於麥地之上。綠油油的麥地也被踐踏得有點發黑。一群群匪兵或在寨外堅守,或在營內亂竄,反整個鎮外完全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亂!
嶽亨用手指著密密麻麻的匪軍,胸有成竹地說道,“柳都頭久走江湖,所憂當然有理。不過柳都頭卻不明敵情,才有此杞人之憂。請看,鎮外匪軍雖眾,四個大營分立四角,看上去也像模像樣。可是你看那些匪軍,衣甲簡陋,士氣全無,行走不按隊列,廝殺不講章法,完全就是一窩烏合之眾。像這樣的軍隊,不要說三萬,就是三十萬,也是不堪一擊。”
柳八點點頭,表示同意嶽亨的看法。不過柳八也用手指了指徘徊鎮東的千餘騎兵,提醒嶽亨,“嶽將軍可不要忘了劉三刀手下也有騎兵。如果我們出鎮作戰,一旦被騎兵纏住,就會被步兵圍毆。一旦被步兵纏住,就會被騎兵圍毆。這種可能性不可不考慮。不是柳某膽怯,實在是我軍勝得敗不得。我軍若敗,萬餘柳林父老皆成刀下之鬼。”
嶽亨當即說出了自己的布置。“柳都頭不用擔心。劉三刀雖有千餘騎,除去五百胡騎,餘者弓馬生疏,不過是會騎馬的步兵而己。我想把二千精騎分為兩隊,一隊五百騎,向鎮東殺出,纏住千餘騎匪。一隊一千五百騎,由鎮北殺出,殺散匪軍,再合擊騎匪。我軍出擊時,柳都頭可率民兵製造聲勢,佯攻鎮西。”
柳八看嶽亨信心十足,不禁也被激起了豪俠之氣,慨然應道,"嶽團長請放心,我柳林街的人不是孬種。
嶽亨哈哈大笑,“柳都頭也請放心,嶽亨不會墜了護民軍的名聲。”
匪首劉三刀名為首領,看上去可以節製三萬匪軍,實際上他隻能指揮三萬步兵,對鎮東的千餘騎兵根本指揮不動。騎兵首領約翰卻是一個十字教徒,高鼻藍眼,典型的西方人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