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位弟兄,雖然我們身上披著賊寇的罵名,但我們所作所為,無愧於民,無愧於心,無愧於國。我們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今天早上,張憲師長已經率大軍前往杞縣,準備攻下汴梁。而我們明天一早,就要兵發虞城,再和金酋宗弼見個上下。我們打敗過宗弼一次,宗弼不服。那麼這一次,我們就要把他打死!為虞城萬餘百姓殉葬。”
“殺死宗弼,為百姓報仇。”
看到數千白衣軍人眼睛赤紅,明顯是被激起了衝天殺氣。一眾參加祭拜的士紳大多不自禁地打了個冷戰。有這樣的軍士,有這樣的統帥,難道應天府真的逃不過此劫嗎?不會的!笑到最後的絕對是護民軍。
祭靈即將結束時,忽然有兩個陌生人闖入了英靈祠。
這是兩個身材壯碩的少年,大約十五六歲,各自背著一麵長刀,一身孝服,滿麵悲戚。在他們身前身後,皆是如臨大敵的背嵬軍士。
負責守門的背嵬軍小隊長薑炎來到嶽飛身前,抱拳說道,“嶽帥,這二人自稱來祭拜孟安師長,末將不敢強行阻攔。”
嶽飛心念一動,立即想到孟安常說自家有兩個男孫,皆是少年英雄,莫非就是他們?可惜孟林昨夜就和周義離了應天府,去給太行山的義軍傳信去了。
因為是高級將領,孟安的墓碑極為顯眼。兩個少年走到碑前,忽然雙膝跪地,大放悲聲。“爺爺,孫兒來遲了。”
“果然是他們。”嶽飛暗自忖道。
少年三跪九磕畢了,方才站起身來,瞪著哭紅的雙眼,走到嶽飛麵前,單膝跪地,抱拳說道,“小侄孟邦傑,孟邦雄,見過嶽帥。”
嶽飛攙起二人,“二位賢侄免禮。英氣勃勃,真不愧少年英雄。”
孟邦雄從懷裏掏出二封信,悲戚說道,“嶽帥,這一封是我父孟林寫給我們的信。這一封是我祖父孟安寫給我們的信。他們都在信中勸我們離開德州,來應天參軍。祖父孟安讓我們到他軍中,當兩個普通軍士。隻恨我弟兄二人,心高氣傲,不願單身來投,所以在德州招募了近千青壯。唉,如果我弟兄二人,接到信立即前來,祖父又怎會力竭而死呢!”
說到這裏,孟邦雄恨恨不已。
嶽飛和孟林兄弟相稱,算是孟氏兄弟的長輩。看到孟邦雄一臉後悔,當即正色說道,“邦雄賢侄,孟安師長戰死沙場,乃是千秋鬼雄。你二人並沒有錯。少年英雄,心氣高昂,也是好事。對了,孟林兄昨夜外出。看來你們父子還要過段時間才能相見啊。”
孟邦傑說道,“我們來英靈祠之前,已經去過軍營打問了。聽說嶽帥又要和金狗開戰,我兄弟不才,願為選鋒,與金人決一死戰。”
孟邦雄孟邦傑本是雙胞胎,孟邦雄為兄,孟邦傑為弟。二人都是從小練武,如今年方十六,已經都在家鄉打出了名頭。孟邦雄為人沉穩,孟邦傑為人剽悍。他們二人率領近千青壯,從德州來到應天府,一路之上,和占山為王的土匪打過,也和占據城池的漢兒軍打過。在鄆州城外,孟邦傑還殺了一個漢兒軍的千戶長。數百裏路程,近千青壯折損近半,但活著的青壯也都成了百戰精銳。鄆州城外,五百青壯硬生生殺退了漢兒軍一千三百人。
正是出於對自己兄弟的信任,孟邦傑才敢自告奮勇,充當選鋒。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孟氏兄弟想在父親回來之前,立上一場大功。這樣子才好在一向罵兄弟二人不成器的父親麵前露臉。
嶽飛看孟邦傑孟邦雄雖然麵容悲傷,依然掩不住一股銳氣,當即笑道,“二位賢侄英雄過人,可有興趣暫時加入背嵬軍?”
“護民無敵,背嵬無雙。”隨著護民軍的名號傳遍天下,天下人誰不知道背嵬軍乃是護民軍中最精銳的一支騎軍,能以數百騎擊敗金兵萬餘的精銳,又有哪個英雄好漢不想加入?
孟邦傑孟邦雄當即臉露喜色,高聲應道,“一切聽嶽帥吩咐。”
“既然如此,你們二人暫充背嵬軍小隊長,明天一大早,就出城前往虞城。金狗在虞城肆虐已久,該給他們點顏色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