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能讓一個地方迅速荒涼,也能讓一個地方迅速繁華起來。
和半年前相比,如今的應天府至少擴大了整整二倍。雖然主城池依然還是那麼大,但在應天府城外四方,一棟棟樓房拔地而起,迅速地把原來的應天府變成了內城。
因為稅法簡明,治安良好,官吏清廉,應天府不光成了百姓心中的世外桃源,更成了一些世家大族還有商家的天堂。一個個富人攜家帶口,當然,更不會少了銀子,來到應天府,買房置地。直接的後果之一就是讓應天府城郊的百姓迅速變成了富人。因為以往不值錢的土地田宅忽然價值千金。
當然了,更值錢的土地依然還是應天府內城。如今應天府百姓早已明白了手中地皮的價值。麵對找上門來的世家大族,卑微的小民卻把腰杆挺得筆直。
免除了跪禮不過半年,應天府百姓的膝蓋已經變得不會打彎了。走在街上的百姓,臉上自然而然地多了一種從容。和世家大族談論買賣的時候,也是寸步不讓。
逃到應天府的大儒看到這樣的景象,頓時大聲疾呼倫理敗壞,人心不古。有些激進的大儒更是跑到知府衙門,讓黃縱頒布命令,重新恢複跪禮。
黃縱果斷拒絕了大儒的請求。
一個叫王方的大儒為了向黃縱示威,竟公然命令自家奴仆在知府衙門之外對著自己下跪。結果黃縱果斷下令,把王方一家,還有叫喚得最響的三個大儒,統統驅逐出應天府。
四個大儒頓時傻了眼。他們沒想到黃縱竟然如此強硬。出了應天府,他們本想進入徐州。因為徐州如今是僅次於應天府的地方。可是他們四個剛一入境,就被知府石不遇再次頒布了驅逐令。
這次驅逐讓自我感覺良好的大儒們清醒了許多。一些叫喚恢複跪禮的大儒也閉上了嘴巴,開始安靜讀書。他們也想開個學堂,收些本地子弟,以便增加自己的影響力。
但他們把口風透出去了,卻沒有一個本地人願意上門求學。他們更願意把自家適齡子弟送到應天公學裏受教。
如今在應天府,最有名的學府正是李清照主辦的應天女學。如今城內的女孩子如果沒進應天女學上過幾天學,根本都沒法和姐妹們在一起快樂玩耍。
應天女學如今已由原來隻有幾十個學生的場麵變成了上千人的大學堂。每天上課時間,鶯聲燕舞,美不勝收。當然,很多頭腦冬烘的大儒則是閉目塞聽。
不過應天女學雖然名聲最大,但學生最多的卻是新辦的應天公學。應天女學隻收女學生。應天公學名義上男女皆收。但上公學的全是男學生。
應天公學的校長姓蘇名邁,乃是蘇仙蘇東坡的長子。蘇邁本在酸棗任縣尉。因為縣裏大亂,局勢失去控製。蘇邁就和一家人離了酸棗,準備前往江南避難。
途經應天府,看到應天府繁華似錦,頓時心生留意。本來蘇邁想到應天府衙應聘個師爺什麼的,結果在應天府衙門口撞見了李清照。
李清照並不認識蘇邁。看到一個穿著儒袍文質彬彬的老者,開口一問,才知道是自家師叔。聽到蘇邁的打算之後,李清照當即毫不客氣地說道,“蘇伯伯,何必投身汙濁官場!如今應天府內學堂很多,依蘇伯伯的才學,開家學堂,豈不是百世立德之事?”
蘇邁被李清照說服,當即在李清照的引見下,見了知府黃縱和李八少。
蘇邁此時已經五十多歲,因為隨父坎坷半生,所以麵容看上去比李八少還要蒼老。蘇邁早聽說黃縱逐儒之事,生怕黃縱拒絕自己開學堂。
結果當蘇邁說出自己的身份,黃縱當即雙手抱拳,極為恭敬地鞠了一躬。“原來是蘇大公子,本官失禮了。”至於李八少更是熱情得讓蘇邁吃驚。
一聽蘇邁要在應天府開學堂,李八少當即一錘定音。“蘇大公子,你開學堂的錢包在我身上了。你就算想開個天下最大的學堂,我也會全力支持。”
蘇邁當時還以為李八少在開玩笑。當他知道李八少就是應天府的財神爺時,頓時有點受寵若驚。要知道蘇東坡雖然千古聞名,活著的時候,卻是一生坎坷。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都把蘇東坡當作眼中釘。作為蘇東坡的長子,蘇邁當然也遭受過不少冷眼。
半生碌碌,如今兵荒馬亂,文人不值半個錢。蘇邁隻想能帶著一家人安安穩穩地活過這個亂世。沒想到在應天府,蘇邁卻享受到了父親一輩子也沒享受過的尊敬。
蘇邁卻不知道,他的到來簡直讓黃縱和李八少欣喜若狂。蘇東坡雖然仕途不順,但在天下讀書人心中,卻是當之無愧的仙人。如果說嶽飛可以讓天下英雄豪傑來投應天府。那麼蘇邁的存在絕對可以讓天下讀書人對應天府趨之若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