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清朝的曾國藩巧妙地用六個字總結出了高祖打仗的奧妙,“結硬寨,打呆仗”。
這一次,嶽飛也決定重施高祖故計,用拖字決拖垮金軍。金軍這一次起傾國之力,戰力當然不可抵擋,但對後勤的需求也是大到嚇人。
這一次,為了一舉殲滅護民軍,把嶽飛的人頭留在燕雲,金人出動的總兵力,正軍輔軍加到一起,竟然超過了五十萬。
這是金國建國以來,第一次在一次戰役中投入如此巨量的兵力。
正因如此,巨大的糧草需求,讓金國負責後勤的幾個能臣也是夜不能眠,心力交悴。
完顏希尹坐鎮燕京,指揮劉彥宗韓企先時立愛等人籌措糧草,一旦籌集到幾千石糧草,都要第一時間運到前線。
嶽飛和智浹大師辛讚等人早就做過戰役推演。目前為止,這次的吸鐵石戰術成功了。至少今冬明春,金人不會再有餘力攻掠中原。早在金人的兵力抵達之前,坐鎮汴梁的黃縱已經動用了百萬民夫,往真定府運了足夠消耗三年之久的糧草,往莫州府運了足夠消耗一年之久的糧草。往白水河對岸的護民軍大營則運了足夠消耗九個月之久的糧草。
完顏宗望當然早有察覺。他也擔憂過自己這方的後勤需求。不過在壓倒性的兵力優勢前,他還是選擇相信金人的戰鬥力,足以在後勤垮掉之前攻破護民軍連綿數百裏的三角形大營。
守營其實並不容易,如果一味堅守,很快就會讓士氣直線下降。
可是猛將如雲的護民軍哪裏會一味死守呢?
除了護民軍大營裏用來壓陣的二萬騎兵,嶽飛把剩下的三萬騎兵都撒了出去,一萬由傅選率領,暫時退入了太行山。一萬由張累率領,退入莫州,會合張憲。還有一萬,則由楊再興韓常羅延慶蕭山為首,組成千騎級別的小分隊,在燕雲十六州內縱橫馳騁,隻要遇見金人運送糧草的大軍,當即就上前劫殺。他們也不求搶走糧草,隻求一把火燒掉軍糧,然後縱騎遠遁。
不過一月有餘,他們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完顏斜也和宗望宗弼等人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商討如何對付護民軍的劫糧隊。最後決定讓完顏宗弼領著二萬精騎護住糧道。同時讓圍營的金兵開始攻擊護民軍大營。
這一次,他們決定用最快的速度攻破嶽飛大營。把女真契丹漢兒混編成軍團,凡是攻營者,至少也有一身皮甲護身。每日至少攻擊三次,不計傷亡,試圖用壓倒性的人數優勢 ,用最快的速度擊垮嶽飛。
可是他們很快就發現,這場戰爭想在短時間內決出勝負,明顯有點不太可能。
完顏斜也還是低估了嶽飛這個硬寨的防守能力。縱然不顧犧牲的攻擊,連女真重步兵都派上了,打了將近一個月,傷亡破三萬,估計給護民軍造成的傷亡還不到萬人。按照這種比例打下去痛,金人全軍覆沒了,護民軍至少還有萬餘人。
完顏斜也展示出了一個優秀將領的固執。打仗不是數學計算。頭一個月金人傷亡慘重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護民軍的弓弩太過強大,發動攻擊的金人總是衝不到營前,就被弓箭覆蓋了。但護民軍大營裏的弓弩儲存量就是再多,依照如此大的消耗量,最多兩個月也就消耗得差不多了。所以完顏斜也不但沒有發布停止攻擊的命令,反而讓契丹漢兒為主的軍團更加瘋狂地衝擊護民軍的陣地。
雙方的大戰雖然並未開啟,明顯已經有了大戰的苗頭。靖康三年底,畢進的步騎混編師,梁興趙雲的忠義帥,逐漸彙聚到了莫州城外,和張憲的三萬精銳合成一個軍團,作出了向金人發起攻擊的態勢。
宗翰不敢大意,他親領六萬騎兵,在莫州城外五十裏處紮下大營,直接攔在了張憲進軍白水河的必經之路上。
燕雲腹地,因為派出劫糧的小分隊被宗弼的精騎劫殺,楊再興也一改遊獵戰術,三千黑甲彙合蕭山羅延慶的苦役軍,整合九千騎軍,試圖和宗弼的兩個萬人隊來一場決戰。
宗弼雖然狂妄,麵對赫赫有名的楊再興,也不敢絲毫大意,同樣在易州境內擺開陣勢,專等楊再興前去攻擊。
但沒有任何人想到,最先開戰的卻不是他們,而是牛皋和王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