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乾坤大挪移(1 / 2)

“除了我,沒有人能解開死局。”那僧人說,“你,也不行。”

“那是什麼樣的死局?”林軒不動聲色,“你到這裏來,又是為了什麼?”

那僧人臉上兩道稀疏的眉動了動:“跟你一樣,是為了同樣的目的。”

林軒不解,但沒有問,隻是凝神看著對方的臉。

這裏是炮火暫歇的二戰核心戰場,對陣雙方是盟軍和納粹,他們兩個嚴格來說都是局外人,曆史上的勝負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曆史,是早就鑄成的山丘,無人能夠撼動,隻可以汗牛充棟地堆在圖書館裏,供戴著老花鏡的曆史學家們尋章摘句、皓首窮經地研究。

“看到這道瑪尼石牆了嗎?”僧人向兩側指著。

林軒點頭。

“你心裏一定是覺得我在幫他們?”僧人問。

林軒心頭一動,畢竟“納粹黨魁尋找地球軸心不死勇士”這個傳言已經存在了七十多年,在各國人民的心頭形成了相當牢固的觀念,不容易改變。

“錯了。”那僧人等不到林軒的回答,斷然地自己否定了那個問題。

林軒左右看了看,低聲說了一句跟眼前局勢不相幹的話:“我在藏地,看到過很多瑪尼堆、瑪尼石牆,有的莊嚴肅穆,有的五彩絢爛,都留下了藏族民眾虔誠禮佛、跪拜叩首的痕跡。每次看到那些,我都由衷地感動。”

那的確是實話,很多到過藏地的遊客第一次見到瑪尼堆,都會自覺地下車叩拜。

瑪尼堆是藏地先民們敬奉神佛的見證,永存天地之間,是藏族人的信仰所在,值得全球人民尊重。

林軒曾經瞻仰過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州府結古鎮旁的新寨瑪尼堆,那是由25億多塊瑪尼石堆積而成的,世界最大,已經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曆經300多年的日積月累,這裏的瑪尼石還在以每年30萬塊的速度不斷增加。這些經石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大的如同桌麵,小的僅如雞蛋,上麵均鐫刻著佛像或經文,最常見的當然是藏文“六字真經”。

新寨瑪尼城建於公元1715年,奠基人為第一世加納活佛宗求帕文,所以也稱為“加納瑪尼堆”。據有關史料記載,加納活佛是康巴人,他曾在峨眉山和五台山修行,後周遊朝拜藏區各聖地,200多年前來到新寨村時,發現了自然顯現六字真經的一塊瑪尼石,遂以此為緣住在該村,同僧俗群眾一起刻鑿瑪尼石度過了一生。

新寨瑪尼堆曆經300多年不斷壘堆,目前已形成一個東西長283米、南北寬74米、高3米、占地麵積約2萬平方米、一座大法場、一座大轉經堂、兩座佛堂、10個大轉經筒、300多個小轉經筒、十幾座佛塔和包含25億多塊瑪尼石的“石經城”。

這種人類藝術的結晶,已經不再僅僅屬於藏地、藏民,而是全世界、全人類的精神財富。

“你心裏在想著一個地方?”那僧人問。

林軒淡然微笑,不跟隨僧人的話題,以免被對方的意念操控。

“新寨瑪尼堆?”那僧人又問。

“是又怎麼樣呢?我們此刻在歐洲柏林,又不是在中國大陸的青海?”林軒反問。

新寨瑪尼堆在新中國建立後並未被改動,仍舊保持原貌,所以就算僧人來自七十年前的大雪山,當時看到的瑪尼堆跟現在也沒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