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附近小鎮的一個法國人經過朋友介紹找到了喬妮,問她恨不恨德國納粹,願不願意為祖國的解放出力。喬妮當即明確表態,隻要祖國需要,她願意為祖國做任何事情。這位法國人說:“我們並不需要你去打德國人,隻是希望你將同德國軍官會見時聽到的一些情況告訴我們,這就對我們幫助不小了。”喬妮對此毫不猶豫地答應了下來,並按這位法國人的要求,開始搜集與傳遞情報。
不久後,英國情報部門收到了許多有關德國人在迪納德地區活動的情報。在英國倫敦的納粹間諜立即將此事報告了納粹德國的秘密情報機關,懷疑英國一定在迪納德安插了一個十分秘密的諜報人員。為此,德國秘密警察蓋世太保通過明察暗訪,懷疑到了喬妮的頭上。1941年1月,喬妮被蓋世太保逮捕,並被關進監獄。然而,居住在迪納德地區的德國軍官認為她是一個出色的翻譯,不可能是間諜,最終還是將她釋放了,但條件是她必須立即離開海邊。
喬妮離開迪納德後,來到了巴黎,在法國工商聯合會總部當了一名德語翻譯。在這裏,她經常可以跟德國的軍事指揮官接觸,並了解到德國人需要從法國得到哪些戰略物資等。然而,她隻能把這些情況記在自己的腦子裏,沒有機會將它們送給諜報機關。
有一天,喬妮和巴黎大學校友喬治·拉馬奎在火車上相遇了。喬治是反法西斯的積極倡導者,此時很想從德國方麵得到一些重要的機密情報。他了解到喬妮經常有機會跟德國人接觸的情況後非常高興,立刻請求喬妮幫助,喬妮當即答應,從此便成了喬治間諜網很重要的一員,其代號是“安姆尼裏克”。
1943年,喬妮聽到一個最敏感的情報,即德國東部正在設計一種特種武器。她跟喬治商量後,決定把這個重要情報弄到手。
喬妮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熟練的德語,跟德國人周旋,使得他們把她當成一個天真爛漫的法國女郎。她經常去參加德國人的一些活動,跟他們聊天或喝酒,聽他們談論各種事情。有時聽到一些新的情況,她裝成十分驚奇或不相信的樣子,以便讓德國人把問題說得更清楚一些。
一天,德國人談起他們正在設計比飛機飛得快的飛行物,喬妮便“頑固”地表示不相信,認為他們在吹牛。德國人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向她解釋。一位德國人為了說服喬妮,特意用鉛筆詳細地將這種新式武器畫在紙上。這正是德國人正在設計的特種武器。收集到情報後,喬妮立即抽空到喬治的秘密聯絡點接頭,將全部情報詳細地作了彙報。
不幸的是,1944年春天,喬妮正要前往倫敦去彙報工作時再一次被德國人逮捕。幸運的是,德國人沒有認出她就是在1941年被逮捕後釋放的那個法國女郎,也不知道就是她將他們秘密武器的情報送到了英國。不久,喬妮被遣送到巴黎監獄,然後被轉移到納粹的一個大集中營。戰爭結束,喬妮在集中營被釋放。
戰後,喬妮設法利用她的外語專長謀生。她先後在聯合國機構和其他國際組織擔任翻譯工作。碰到一些曆史學家或新聞記者追問她的過去,她總是盡量回避,因此她的英雄事跡至今仍鮮為人知。
希特勒的“公主間諜”——斯蒂芬妮·馮·霍恩洛亞
希特勒稱她為“我親愛的公主”;美國聯邦調查局二戰時的秘密備忘錄稱她“比一萬個男人更可怕”。
2002年,隨著一本名叫《希特勒的間諜》的書在德國出版,二戰時納粹德國最神秘的女間諜斯蒂芬妮·馮·霍恩洛亞終於在眾人麵前亮相。
斯蒂芬妮的身份極其隱蔽,在所有有關二戰的曆史資料裏,關於她的內容寥寥無幾。德國著名曆史學家瑪撒·史夏德通過查閱上千卷二戰時的資料、納粹德國的情報記錄、英國軍情5處和美國聯邦調查局的秘密檔案,以及所有能收集到的有關斯蒂芬妮·馮·霍恩洛亞的書信和手跡,才最終拚湊出這個“隱形”間諜的真實麵貌和傳奇人生。
史夏德稱,盡管已經盡了很大努力,但他仍然覺得無法傳遞她的睿智和狡詐於萬一。他稱她是“最完美的間諜”,盡管當時英美情報機構明知,她竊取的情報給希特勒帶來了巨大的幫助,使英國損失慘重,但他們根本無法知道她是如何獲得那些情報,並將它們傳遞出去的。一切都是個謎!並且他們一直也沒有抓到她的把柄,以至拿她沒有任何辦法。美國聯邦調查局在二戰時的秘密備忘錄裏稱她“比一萬個男人更可怕”。
據史夏德的研究,斯蒂芬妮·馮·霍恩洛亞,1891年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當時她的名字叫斯蒂芬妮·裏切特。馮·霍恩洛亞是在她嫁給一個奧地利貴族後,改隨丈夫的姓。她雖然稱不上絕色美人,卻也姿色出眾,風采照人,而且她身上有一股獨特的氣質,能一下子將男人的目光吸引住。年輕時,在維也納的沙龍裏她就成了眾多花花公子和貴族追逐的對象。
20世紀20年代,在她嫁給霍恩洛亞幾年後,由於與丈夫產生隔閡,斯蒂芬妮孤身一人離開奧地利,來到倫敦。她的風度和美貌立即征服了倫敦的社交界。
英國《每日郵報》老板羅瑟米爾子爵對她情有獨鍾,在他的熱烈追求下,她終於成了他的情人。為博得斯蒂芬妮的歡心,1932年,羅瑟米爾還跟她簽了一份合同,聘她為《每日郵報》的社會版記者,給她開出了比當時所有記者都要高的薪水——每年5000英鎊,這在當時可是一筆大數目。此外,如果她真寫文章的話,還會另外發給她不菲的稿酬。
1933年,斯蒂芬妮到德國采訪,在柏林的一次集會上,她跟希特勒相遇了。她的談吐和氣質一下子吸引住了當時野心勃勃的希特勒,憑直覺他知道,這個女人對他將會有很大的幫助。他用世上最美的語言讚美她,甚至稱她為“斯蒂芬妮公主”,並要求手下的納粹黨徒也都這麼稱呼她。
二戰前夕,希特勒最想得到的就是有關英國的各種情報,但由於英國的防守嚴密,他派去的間諜往往有去無回,甚至被英國情報機構策反。
當希特勒得知斯蒂芬妮是位“英國記者”時,心中便開始設想斯蒂芬妮將來在英國為他工作了。而在得知她還認識《每日郵報》的老板羅瑟米爾子爵時,希特勒更是大喜過望。因為,在他剛剛發跡執掌德國政權時,《每日郵報》的老板羅瑟米爾子爵曾給過他很多的輿論支持,對他的納粹政權製度大加讚賞。他跟羅瑟米爾子爵也曾有過書信交往,但一直未能謀麵。於是他立刻要求斯蒂芬妮給他安排一次與羅瑟米爾的秘密會麵。
1934年12月,希特勒和羅瑟米爾在柏林進行了一次秘密會晤。羅瑟米爾毫不隱諱地向希特勒表達了自己對他的崇拜。返回英國倫敦後,斯蒂芬妮成了希特勒的秘密間諜。
研究顯示,希特勒跟斯蒂芬妮公主有著一種“奇怪的關係”,這使得希特勒的另一位女間諜尤妮蒂對她大為嫉妒。她通過蓋世太保調查斯蒂芬妮的祖籍,發現斯蒂芬妮竟是個帶有“猶太血統”的女人。她將此事告訴希特勒的一位高級助手,讓他將此事轉告元首,因為斯蒂芬妮根本不值得元首“如此關心”。該助手經過調查,認為斯蒂芬妮是個專業的“敲詐犯”,當年她嫁給奧地利貴族霍恩洛亞,僅僅是敲詐成功,令霍恩洛亞不得不娶她而已。盡管2人都向希特勒發出了警告,但希特勒並不把這些警告放在心上。即使當該助手指出,如果他跟一個猶太女人保持如此親密的關係,將會對他的“遠大事業”造成負麵影響,這個女人最終會毀了他,就像她毀了其他男人一樣,希特勒仍然不為所動。
也許隻有希特勒知道,她不僅不會毀了他,而且還會給他以“巨大幫助”。他憑感覺知道斯蒂芬妮對他是忠誠的。當該助手再次警告他時,希特勒說:“蓋世太保已經調查過她的父係,她是正統的日耳曼血統。”
1935年,斯蒂芬妮和希特勒的一位副官馮·瓦德曼上校相遇,一見麵,馮·瓦德曼就墮入了愛河,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瞞著希特勒幽會偷情。但此事被斯蒂芬妮的“情敵”尤妮蒂發現並傳到希特勒的耳中。希特勒大發雷霆,立即撤銷了瓦德曼的副官職務,命令他馬上離開德國,他再也不想見到他。但希特勒對斯蒂芬妮卻沒有任何懲罰措施,這讓“情敵”尤妮蒂大為失望。
在英國期間,斯蒂芬妮一直住在倫敦的上流社會住宅區。自從成為希特勒的秘密間諜後,為了擴展情報渠道,斯蒂芬妮一反常態,對倫敦社交界的重要人物來者不拒,致使一些當時英國政府的“精英”也紛紛跌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盡管後來英國軍情5處對她的行動全程監視,但還是有很多關於英國軍隊和高層決策的秘密情報源源不斷地流向了納粹德國;有一些在德國隱藏得很好的英國間諜,莫名其妙地失蹤了,而英國情報機構甚至還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暴露的。軍情5處查來查去,最後都將目標集中在斯蒂芬妮身上,但就是沒有證據。對此,他們一點辦法也沒有。有時斯蒂芬妮還與跟蹤她的英國特工玩捉迷藏——在走進倫敦鬧市一家女性用品商店後,突然再也不見她出來。跟蹤的特工耐不住性子,進店四處尋找,甚至連女廁所都沒放過,但斯蒂芬妮就像是從空氣中蒸發了。當氣急敗壞的特工衝出店門,想向上級報告跟蹤失敗時,卻又發現斯蒂芬妮正站在商店門口,笑吟吟地看著他。由於英國情報機構始終逮不住她的尾巴,再加上她和英國社交界的“非凡關係”,英國特工始終不敢正麵動她。
斯蒂芬妮最大的成就之一,是贏得了美裔英國政治家、英國第一位下院女議員南希·阿斯特的信任,加入了她創辦的“克利夫登”組織。由於南希當時跟未來的年輕國王愛德華三世關係密切,這使得斯蒂芬妮毫不費力就可以得到大量英國政治沙龍中的絕密內幕消息。有一段時間,可以說英國唐寧街的要人在自家床上講了些什麼話,柏林馬上就能知道。當然,這全歸功於斯蒂芬妮。
由於她的功勞,1938年,希特勒授予了她一枚“納粹金十字勳章”,還將奧地利一座猶太人的城堡獎賞給她。
1939年,希特勒正式向英國宣戰,不久後,斯蒂芬妮為自己的安全著想,離開倫敦去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由於她在美國建立了一個“和平的開端”組織,繼續秘密為希特勒籌集戰爭資金,有一次終於被聯邦調查局的特工抓住了把柄,斯蒂芬妮遭到了拘禁。
聯邦調查局在一份秘密備忘錄上寫著,“在德國的情報機構中,幾乎沒有一個人可以和她相比”,“她是如此的狡猾、聰明,也如此危險可怕”。
1945年德國戰敗後,她被從美國監獄釋放,到了德國。她靠自己的魅力,輕而易舉地在德國一家媒體找到了一份高級顧問的工作。
戰後,她對外始終保持著低調,絕口不提她在英國和美國的那段曆史,也絕口不提她和希特勒的特殊關係,漸漸地,幾乎沒有人知道她曾有過一段高級間諜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