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活著,就是一種享受,學會放下,活在當下(4)(3 / 3)

生活的智慧就是活在今天,昨天是一張過期的船票。無論昨天多麼輝煌,或者多麼糟糕,一夜之後,都成為往事。而明天是個未知數,明天也許等待你的是鮮花和掌聲,也許會遭遇意想不到的災難,例如剛剛發生在日本的大地震,瞬間讓那些人明天的所有計劃都成為泡影,唯有今天才是我們所擁有的真實生活。所以,我們不要過多地去想整個人生,而是要全心全意地活好今天的每一分鍾。該做的事立即動手,絕不推諉;不該做的事,立即放棄,絕不沉迷。隻要我們認真地過好每一個“今天”,就等於我們過好了今生今世的全部。

不要總為明天的事而憂慮

總是為明天擔憂,才是我們真正不快樂的原因!

當今社會,總有些人在為未知的明天憂慮,今天就不能快樂度過。一想,其實明天到來時,你就不再是現在的你,今天的你沒有必要為一個還不屬於你的世界而擔憂。

不論將來的事情多麼可怕,都隻是可能性的問題,要麼發生,要麼不發生。可能發生使人痛苦、憂慮、害怕的事情,也可能發生完全相反的事情,這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

沉浸在對未來的憂慮中沒有一點用處。生命的天平總是在希望和失望之間搖擺不定,隻有增加希望的分量,才可以讓天平的指針傾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擺動,才不會使自己陷入絕境。隻要不失去希望,就能創造未來!

為明天憂慮的人,看似是“目光長遠”,但從信心的角度來看,則是“眼光短淺”。因為為明天憂慮,除了無端地為今天的生活平添幾多難處,為今天的心靈徒增幾分沉重之外,沒有任何益處。我們不必也不該為明天憂慮,正如一句俗語所說:“今天將要發生什麼我們都還不知道,何必為明天而煩惱呢?”

有個土財主,他家土地很多,父輩也留下了很多財產,可他仍然日夜焦慮:怎樣才能發大財,好讓子孫後代都能舒舒服服地享受。

一天,村上來了一位得道的高僧。村裏傳說,這位高僧能夠滿足每個人的任何願望。

財主立即找到高僧,希望高僧可以讓他快樂起來,不再日夜焦慮。

高僧微笑著說:“我可以讓你快樂起來,不過有一個條件。你家旁邊住著一戶窮人,隻有母女兩人,明天你給她們送一點糧食。”

財主本來很吝嗇,可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還是拿著糧食到了那戶窮人的家裏。窮母女正忙著幹自己的活,誰也沒有注意他進來。財主說:“請收下這點兒糧食吧,這樣你們今天就有吃的了。”

母親說:“今天我們有糧食吃,我們不要,請你拿回去吧。”

“哎,過了今天還有明天,留著明天吃吧。”

“明天的事我們不擔心。天無絕人之路,老天爺不會讓我們餓死的!”說完又埋頭忙自己的活了。

聽了這位母親的話,財主先是十分驚愕,接著他似乎從中明白了一點什麼道理。他想:這戶窮苦人家是多麼快樂,她們不為明天而擔憂。可是我呢,整天為自己曾孫的曾孫憂慮!原來,總是為明天擔憂,才是我們不快樂的原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