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活著,就是一種享受,學會放下,活在當下(4)(2 / 3)

人生中的很多事類似於這種對風景都沒來得及欣追逐,所以,不妨放慢人生的腳步,好好珍惜擁有的一切。

聽到這樣一個讓人難以釋懷的故事。

一位郵差每天都要到一條街上去送信。幾乎總是這樣——每當他趕到時,那位鶴發老婦就已經等候在路旁了。她的信是那樣的勤。當郵差高喊著她的名字將又一封信遞過去的時候,老婦人總是展顏微笑,感激地伸出雙手去承接他遞過來的信件。看著老婦人無比幸福無比滿足的笑臉,郵差很納悶:給她寄信的人到底是誰呢?

後來,老婦人死了,她的家人在整理她的遺物時發現了那些信。他們吃驚地看到,那些信的信封是新的,可信瓤的紙卻都已經泛黃。展開信紙仔細瞧瞧,竟是她早已去世的丈夫在世時寫給她的情書。原來,老婦人將這些珍存的情書不斷地寄出,寄給已是風燭殘年的自己,用這樣的方式重溫那逝去的美麗愛情。

把這個故事講給愛人聽。然後對他說:我們終日那麼忙——忙著工作,忙著教子,忙著吵架……想過沒有,我們這雙飛的日子會有終結的那一天?或者你先去,或者我先走。剩下的一個將帶著兩顆心在這個世界上繼續活著。

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會擁有這個老婦人的幸福嗎?我們有沒有可供寄發的愛的彩箋?我們的彩箋有沒有再次寄發的價值?是不是,我們應該提前憐惜那個將被孤獨地撇在世界上的愛者?這樣,我們就會少一些怨氣和怒氣,多一些溫存與柔情。

說真的,上蒼賜予我們的每一個日子都鮮潤無比,都值得我們精心去過;可我們怎麼就那麼笨,總是由著性子把它過得不成樣子了。爭吵的時候,唯恐傷對方傷得淺,歲月,便留下了太多太多痛苦的劃痕……

我們的日子就這樣飛逝著過去,在我們還來不及握住,甚至來不及回憶的時候,我們的心已即將蒼老。可我們又在忙什麼呢?不斷地有人在提醒我們,不要等到失去了再去珍惜,那人那景可能早已不在。

是時候給自己,也給所有愛的人一個擁抱,停下來讓心沉澱一下吧,此時此刻,讓心溶解所有的不快,銘記所有的快樂,精心地過好當下的每一天吧——它們如果逝去,將永不回來。

生活的智慧就是活在今天

生活的智慧就是活在今天,昨天是一張過期的船票。無論昨天多麼輝煌,或者多麼糟糕,一夜之後,都成為往事。

“活在今天”並不是說對未來不思考、不計劃,而是認真過好每一天,把每一天都當作一次新的生命。今天,不論擔子有多重,每個人都能支持到夜晚的來臨,不論工作多麼辛苦,每個人都能夠做他那一天的工作,每個人都能活到太陽下山,這就是活在今天的意義。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這麼一個三口之家,其生活標準早已超越小康,但男主人每見朋友,必言疲憊。朋友問他:“你就不能讓身心清閑一下嗎”?他說這是不可能的。接著就給朋友扳著指頭算賬:兒子將來上學的學費需若幹萬元;父母親以及嶽父嶽母的贍養費需要若幹萬元;他們兩口子將來的養老費用需要若幹萬元;平時的日常開支需要若幹萬元,等等。如此種種算下來,他連一天的清閑日子都沒有,唯有日日與忙累為伍。

朋友聽了,笑道:“你隻管清閑清閑試試,看天能否塌了。”

毫無疑問,天是塌不下來的。但是,天沒有塌下來,人卻要被累死了。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將幸福和外在的事物等同起來,然後去追逐幸福的做法是愚蠢的。如此做法的實際效果是,不該吃的苦吃了,該享受的生活卻沒有享受到。末了還會抱怨說:“我這輩子可真沒少吃苦。”或者是:“我沒過一天清閑的日子。”但這又怨誰呢?與其這樣,何不早日放下思想的包袱,讓自己該幹則幹,該清閑時則清閑,難道踏實而輕鬆地度日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