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心靈右邊的石頭,學會選擇,學會放棄(4)(2 / 3)

學會選擇,學會放棄,你才能成為自己的冠軍。

其實不隻是搏擊,對待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一樣,要學會用自己的頭腦有的放矢地選擇和放棄,這樣,你才會在生活中遊刃有餘。

快樂總在放棄之後

不是自己的不強求,無法得到的就放棄。

生活總在取舍中選擇,我們會渴望取得,而忽略了舍的必要。情感也是這樣,總是希望有所得,以為擁有的東西越多,自己就會越快樂。所以,這人之常情就迫使我們沿著追尋獲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們忽然驚覺:我們的憂鬱、無聊、困惑、無奈、一切的不快樂,都和我們的圖謀有關,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我們渴望擁有的東西太多了,或者,太執著了,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執迷在某個事物上無法自撥。

韓非子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認準了是鄰居家的小子偷的,於是,想來想去怎麼看都像是那小子偷了斧子。在這個時候,他的心思都凝結在斧子上了,斧子就是他的世界,他的宇宙。後來,斧子找到了,他心頭的迷霧才豁然開朗,怎麼看都不像是那個小子偷的。仔細想想,其實我們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把“丟失的斧子”,這“斧子”就是我們熱衷而現在還沒有得到的東西。

譬如說,你愛上了一個人,而她卻不愛你,你的世界就微縮在對她的感情上了,她的一舉手、一投足,衣裙細碎的聲響,都足以吸引你的注意力,都能成為你快樂和痛苦的源泉。

有時候,你明明知道那不是你的,卻想去強求,或可能出於盲目自信,或過於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結果不斷的努力,卻遭來不斷的挫折,弄得自己苦不堪言。世界上有很多事,不是我們努力就能實現的,有的靠緣分,有的靠機遇,有的我們隻能以看山看水的心情來欣賞,不是自己的不強求,無法得到的就放棄。

懂得放棄才有快樂,背著包袱走路總是很辛苦。中國史上,“魏晉風度”常受到稱頌,他們於佛、老子、孔子,哪一家也說不上。但是哪一家都有一點,那就是在人世的生活裏,擁有一分出世的心情,說到底,就是一種不把心思凝結在“斧子”上的心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態,或者都朝著這個方向去走,那麼,生活將會變得寧靜而快樂。

懂得放棄的藝術,人生才會豁然開朗

生活上,感情上,不是隻有“加法”這種累計方式,適時地學會減法,你會獲得別樣的天地。

富有的國王有一個不快樂的王子,國王不知道王子為什麼不快樂。

有一天,他問王子:“你什麼東西都有了,為什麼還不快樂呢?”

王子說:“就是因為我什麼都有了,所以我才不快樂。”

不快樂的王子決定要去找快樂。有一天,他遇到一位快樂的樵夫。王子問:“為什麼你什麼都沒有,還會這麼快樂呢?”

樵夫說:“誰說我什麼都沒有?春天的百花是我的,秋天的明月是我的,夏天的涼風是我的,冬天的白雪也是我的。我比誰都富有,怎麼會不快樂?”

不快樂的王子不服氣,他繼續往前走,又碰到一位快樂的樵夫。王子問:“為什麼你什麼都沒有,還會這麼快樂?”

這個樵夫用同樣的語氣說:“誰說我什麼都沒有。我吃的飯和你一樣多;我睡的床和你一樣大;我做的夢和你一樣美;你不能自由自在地到處遊玩,我可以;你不能隨隨便便地躺在地上看雲,我可以。為什麼我要不快樂?”

不快樂的王子依然不甘心,他問第三個遇到的快樂樵夫:“你那麼窮,為什麼會那麼快樂?”樵夫說:“誰說我窮,你比我還窮。”

“我比你還窮,這話怎麼說?”王子一臉懷疑。

“你是王子,以後會變成國王。如果再多拿一個國家來跟你換你現在擁有的自由,你肯不肯?”

“當然不肯。”

“那麼自由是不是比國土還珍貴。”

“是的。”

“我比你自由,你想我會比你窮嗎?”

不快樂的王子問快樂的樵夫:“可是你現在隻有一間破茅屋,我有一座大宮殿,為什麼你比我快樂?”

“拿我的快樂換你的宮殿,你肯不肯?”王子搖搖頭。“所以,你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