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心靈右邊的石頭,學會選擇,學會放棄(2)(3 / 3)

沒有放棄,就不會有更好的選擇

沒有放棄,就不會有更好的選擇。不懂放棄的人,永遠體會不到選擇的快樂。

小時候,媽媽給我玩具。她先給了我兩個,我一手拿一個,後來她又給了我一個,我迅速地把手上的一個玩具用手臂一夾,伸手接過了第三個玩具。

當你聽到這事時可能認為我小時候很聰明,媽媽也是這麼認為的,現在仔細想一下便知我很愚蠢。當我夾著一個玩具,手上還拿著兩個時怎麼能玩得好呢?如果放棄其中任何一個玩具,我想情況會大有改善。

曾經經曆過無數選擇,但放棄的太少,所以才使自己的身心疲憊不堪。以前別人找我幫忙時,我絕不會說“不”,不管自己有沒有這種能力,往往最後事情幹得一塌糊塗。如果我在事前選擇放棄,就不會有這麼多不堪回首的經曆。或許“放棄”是一個人成功必須具備的條件……

大家都知道小孩們對氣球有一種非常強烈的依戀情緒。有一天,有一對母子在公園中嬉戲,兒子手中拿著一個氣球,當他們玩累時就坐在草坪上。於是母親拿出一隻口琴吹起來,林間立即回響起悠揚的琴聲。兒子瞪大眼睛,準備伸手向母親索要口琴,卻又舍不得放開氣球。左右為難之際,母親停止了吹奏,朝他不住地發笑。在短短的幾秒內,他做了選擇,鬆開手……這天他學會了吹奏口琴,悠揚的琴聲響遍公園。這個小孩就是艾倫?格林斯潘——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

他放棄了自己最心愛的東西,於是他開始並最終學會了吹琴。沒有放棄,就不會有更好的選擇。不懂放棄的人,永遠體會不到選擇的快樂。

甘願接受,未嚐不是一種幸福

有時候,能夠甘願地接受,未嚐不是一種幸福。

朋友有孕在身時,新房牆上的油畫換成了俊男美女,她天天對著油畫“胎教”,希望寶寶生來就有美麗的容貌。

產期臨近,大夫說臍帶纏脖,於是又想隻要健康就好,長得再醜也無所謂。她一直祈禱,直到聽見一聲響亮的啼哭——是個健康的男孩。

朋友於是開始天天對著孩子看,想象著某一天俊朗挺拔的他帶著博士帽的樣子。不到三個月,一個不小心沒看好孩子,孩子從床上掉了下來,抱去醫院的路上,當媽的哭個不停,心想千萬不要摔壞了頭,真要是摔傻了可怎麼辦。醫生看完說沒什麼大事,不會影響到智力。當媽的又怯怯地問:“額頭的那一塊兒會不會留疤?”

孩子十歲,天天被媽媽領著去這個班那個班,當媽的也不斷地跟這個比跟那個比,每逢知道孩子的考試成績總是忍不住感慨一番。孩子突然不明原因發病,檢查室外的母親流著淚禱告:哪怕學習不好,隻要他沒病就好,病好後我再也不那麼逼他了。結果隻是虛驚,過一段後,孩子還是像以往那樣被逼著到處求學。

大概很多人都是如此,還有退路的時候,就忘了曾經在絕望時許下的心願。愛情也大抵如此。愛著一個人,開始覺得能愛便是幸福,如果恰好對方也有愛,那便是天下最完美的事。兩情相悅後,覺得世上處處都是美麗,但日久便想有愛情的日子麵包也要多一些;在有了足夠麵包的日子,無論是這一方或是那一方,都可能再有別的要求。每一個人都在尋找心目中的那個完美契合點,當不能實現時,便會退而求其次。

退而求其次不要緊,要緊的是你放下了第一位的,你是否對其次的這個選擇甘願,有時候,能夠甘願地接受,未嚐不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