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隻要屬於自己的人生,放下執著,回歸本色(4)(1 / 3)

走自己的路

要想有成就,你得自己開路。

當你隨著很多人一起逛夜市時,為了不和別人失散,你必須隨時注意別人的去向,跟著大家亦步亦趨。結果你一路上所看到的隻是你的同行者,而並沒有看到夜市上究竟有些什麼東西。

當你和別人約好同赴某一個會議,你會在約定的時間以前,提早準備等待他們的按時來臨。結果他們之中有人忘記了時間,或中途交通阻塞,車子發生故障,因而延誤,你卻為了守約,不得不繼續等待,最後大家一起遲到。

20年前,一個孩子和別人一起聯考,經曆了一切惡性補習的慘痛折磨,最後仍然榜上無名。後來,他的父母決定因材施教,讓他進一所大家視為冷門的美術學校去學美工。20年後,工商業空前繁榮,各處亟須大量的美術人才,他在廣告界出人頭地。

一個人,隻因為唯恐與別人失散,而忘其所以地和別人擠在一起卷來卷去,把別人的方向當成了自己的方向,這是一種迷失和對個人思辨能力的障礙與約束。大家牽牽絆絆,擁向同一個目標,每一個人都無暇旁顧,人們卻稱這種現象為“競爭”,以為這就是“進步”的原動力。人們時常為了不與別人失散而不敢自尋出路;人們也怕離開了跑道去給自己另辟蹊徑會被淘汰出局,而隻得盲目地繼續跟著別人奔跑,以在跑道上的勝利為勝利,以能參加眾人的擁擠為安全或成就。

把眼光盯住別人不放,以別人的方向為方向,總難超越別人。要想有成就,你得自己開路。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理想、見解與方式,他將很難成功。

放下固守的思維方式,為自己尋找合適的方向吧。真正的成功者會審時度勢,他們努力的方向也是經過自己認定的,而不是追隨別人的。

有時候,一箭不能雙雕

再健壯的人也難以同時攀登兩座山峰,再迅捷的雙腳也難以同時奔跑在兩條路上。

劉洋大學畢業後,父母很是為她的工作著急。劉洋倒不愁,她清楚自身的優勢:年輕、漂亮、健康、有學曆……在家閑玩了兩個月後,在姐姐的鼓動下,喜歡嚐試新鮮事物的劉洋在一家商店租了個櫃台,做起了服裝買賣。以劉洋的聰慧,她的每天純利潤就超過了500元。

錢多了,劉洋的心裏仍有一絲失落。在一家外企做白領的同學宇來找劉洋,說他的公司正缺一名業務主管,正適合劉洋的專業。劉洋心動了,那正是她心中渴望的工作,可劉洋又舍不得將自己的辛苦做起來的生意放下,於是她決定一邊雇人照顧櫃台,繼續做生意賺錢,一邊工作,追逐自己的夢想。

劉洋開始忙碌奔波在生意和工作之間,常常因為生意而影響了工作,或者因為工作而喪失了生意的良機。不到半年,劉洋瘦了一圈,而生意不再賺錢不說,反而賠了不少。就在她滿懷愁緒的時候,又因為一單生意的失誤,給公司造成了巨大損失,公司毫不留情地把她解雇了。

再健壯的人也難以同時攀登兩座山峰,再迅捷的雙腳也難以同時奔跑在兩條路上。一個人的精力有限,難以同時做很多事情,學會放棄,是為了積蓄更充沛的精力把握選擇。

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別人

給魚離開水的自由,也就是給了它死亡。

天空中,有一隻鳥兒在自由自在地飛翔著,它看見下方有一個池塘,就落下來小憩。

鳥兒看見一條魚兒在水中遊來遊去。它想:“多可憐的魚兒呀!整天被無情地泡在冰冷的水裏,無法上岸走走,更不能像我一樣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我一定要把它救到天上來。”

於是鳥兒對魚兒說:“親愛的朋友,你可真傻啊,整天待在這沉悶冰涼的水裏受罪,來吧,跟隨我一起去天空自由自在地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