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最想要的又是什麼?十歲的時候,會有一個答案,二十歲的時候又會是另一個答案,三十歲的時候答案也會迥異,四十歲的時候答案已經變化微小,五十歲的時候答案基本定型,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甚至是活到一百歲,心中想的盼的,念的,似乎隻剩下一種答案了。
“媽媽,我想吃糖。”“好,媽媽給你買。”那時剛記事,覺得媽媽是世界上最美的人。
“爸爸,能陪我去遊樂園玩嗎?”“乖女兒,爸爸很忙,沒時間,不過有空一定會陪你去的。”“那我們一言為定。”“一言為定。”“拉鉤上轎一百年不許變。”那時是五歲,天天盼著工作很忙的爸爸能和自己去一趟遊樂園。
“媽,這件衣服不好看,我要買新的。”“好,媽媽給你買。”已經十歲了,但是仍舊覺得媽媽很美。
“爸,這次的演講比賽我得了第一,你要獎勵我什麼呀?”“獎勵什麼呢?爸爸陪你去遊樂園好不好?”“切,爸,我又不是三歲小孩,幹嘛還要去那種地方。”已經十五歲了,離成年隻差三年,也不曾注意到爸爸眼裏的那抹失望。
“媽,我們同學組織郊遊,幫我準備點吃的。”“好,等一下給你準備。”十八歲那年的成人禮,沒有讓他們任何一個人參加。
“爸,你看我臉上長痘了,給我錢,我要買迪豆。”“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每個人都會經曆的,這也代表了你的成長。”這時覺得爸爸很小氣,像是鐵公雞。
“媽,今年過年不回去了,火車上人太多了。擠著太難受了。”“好,不回就不回吧,吃點好吃的,大過年的,別讓自己委屈,知道嗎?學校冷不冷,冷的話我把家裏的厚衣服給你寄去吧。”“哎呀,不用了,這裏到處是賣衣服的,隨便買幾件就行了,我還有事,就先掛了啊。”“嘟嘟嘟…。”對著電話裏的忙音,媽媽歎了一口氣。
“爸,我媽不在啊?沒事,不用叫她,我現在找工作了,同學介紹的,恩挺好的,等我穩定住了我就回去,那我就先掛了啊。”從什麼時候開始,和爸爸通電話的時候,仿佛隻能說這麼一句話了。
“媽,您身體怎麼樣啊?您的手容易生凍瘡,不要老是用冷水洗洗衣服洗碗,知道嗎?爸爸的身體還好吧,要記得提醒他按時吃藥。沒事,別擔心了,我真的挺好的。”也許是因為自己那次無故的發脾氣,嫌他們太囉嗦,讓自己以後和爸媽的通話幾乎變成了獨角戲。
“爸,我想你們了,今年我和他會一起回去,有好長時間沒看到你們了,孩子們也吵著說想姥姥姥爺了。嗬嗬,行,那我年前訂票回去。”定居在這個城市裏,想起父母的麵容,突然覺得很模糊,看不清楚了。
“媽,頭發怎麼都白了呢?我給你染染。”“不用,都一把年紀了,頭發能不白嗎?”“爸,你臉上的怎麼起皺紋了呀?記得爸爸年輕的時候可是很帥的呢。”“嗬嗬,歲月不饒人啊,爸爸我也不想老啊,哈哈哈。”他們的笑讓我模糊了雙眼。
“媽媽。我想吃糖。”“好,媽媽給你買。”那是兒子剛學會說話沒多久。我滿含愛意的答應他。
ps:當我們對人或是事毅然決然的時候,我們可曾聽到來自長者的嗤之以鼻和父母的低聲歎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