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合肥東南,巢湖中島,賊首名蔣欽,周泰者,正聚集水寇,欲要擊毀我軍戰船。”
水軍的這封急報,讓陳平大喜。蔣欽,周泰之名,更惹得陳平哈哈大笑。
蔣欽,何許人也。
蔣欽,字公奕,是東吳名將,亦是一員水軍大將。
孫吳船隊討荊州,攻合肥時,蔣欽皆被任命水軍督軍,負責指揮水軍,統禦戰船。
在陳平的認知中,蔣欽武力一般,陸戰平平,但要論水戰,蔣欽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周泰,何許人也。
周泰,字幼平,不僅是東吳名將,亦是三國名將。
在陳平的記憶中,周泰更是一員猛將。
孫權曾言。
“周泰周幼平,戰如虎熊,不惜軀命,被創數十,膚如刻畫,誓要殺敗敵人。”
有詩稱讚周泰,其中言道。
“名與諸公又不同,金瘡痕在滿身中。”
亦有詩讚曰。
“遍體瘡痍猶痛飲,血痕殘酒滿征衣。”
從詩句中可知,周泰,當為虎賁之士,勇武之人。
蔣欽,將才也,周泰,猛將也。
陳平正缺少水軍將領,樓船將軍。沒想到老天相助,接連帶給陳平兩位戰將。
陳平壓住激動之情,當即下令。
“派出所有戰船,精壯水兵,兵發巢湖,生擒蔣欽,周泰。”
(備注,曆史中,蔣欽,周泰不是水寇,為了小說需要,將蔣欽,周泰寫為水寇統領。)
隨著軍令發出,艨艟,冒突,鬥艦,再加上巨大的樓船,形成一支船隊,向巢湖進發。
陳平立於樓船船頭,雙手扶與船舷,看著青山綠水,望著江湖波濤,心中豪氣迸發。
“吾本狂人,熱血方剛。舞蕩槳櫓,攪動湖江。”
“波濤扶搖,猶如鵬鯤。水浪翻天,似如蛟龍。”
“衝跨橋石,橋石皆散。飛躍山水,山水俱開。”
“無人可擋,所向無敵。無人可阻,所向披靡。”
詠得辭賦,陳平看著前進的船隊,哈哈大笑。
劉繇留給陳平的船隊,讓陳平歡喜,亦帶給陳平極大自信。
依現今形勢看,除了漢室宗親劉表,劉繇,論水上力量,陳平當為前列。
陳平的心緒很好,但隨著戰船的一路進發,陳平的好心情變得愈來愈壞。
究其原因,一個字,慢。
向艨艟,冒突,鬥艦這般中小船,行進速度非常之快。然到了樓船,行進速度著實太慢。
通過以往經驗,觀察細節,陳平終於知道,大型樓船,需天時地利人和,方能快速前行。
天時,需要大風,並且是順風。
地利,需要深水,並且是順流。
人和,需要大量人力,掌尾舵,控船槳,用人力劃船。
陳平經過對樓船的反複探查,還有前世記憶,看出了大型船隻的諸多隱患。
東漢有桅杆,但主桅杆隻有一條,主帆亦隻有一麵,達不到‘八麵來風’之效。
船帆皆是木簾,獸皮所製,與布帆相比,相差太遠。並且船頭沒有首斜桅,不能掛帆。
尾舵笨重,連接的絞盤太過低級,乃機括式的實木長杆。
控製尾舵太費氣力,需十餘人力方能控製,並且沒有圓形的舵盤。
掌舵之人經驗不足,通常這個位置上,當是最有經驗的船長與副官。
船錨較輕,繩索乃草皮而製,船體皆木料而製,沒有包鐵,牢靠度太低。
行船探測之物太少,隻有辨別方向的司南。
種種問題讓陳平眉頭緊皺,想要解決,但無任何辦法。
依現今的生產力,工匠們隻能做出這樣的船。
陳平希望的大船,不是一朝一夕能造成的,更不要提海中的航行大船。
此樓船非蛟龍也,非鯤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