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入角度和力度,決定了他一生事業的最高成就。
秦朝的丞相李斯,輔佐秦始皇統一並管理全國事務,立下了汗馬功勞。李斯年輕時隻是一名小小的糧倉管理員,他之所以立誌發憤,竟隻是因為一次上茅廁的經曆。
那時,李斯26歲,還隻是楚國上蔡郡府裏的一個看守糧倉的小管理員,每日裏負責記錄著一筆筆進進出出的糧食情況。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著,李斯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一天,李斯進了糧倉外的一個茅廁,驚動了茅廁內的一群老鼠。這群老鼠個個瘦小幹枯,探頭縮爪,且毛色灰暗,身上又髒又臭,讓人惡心之極。
李斯看見這些老鼠,卻忽然想起了自己管理的糧倉中的老鼠。那些家夥,一個個吃得腦滿腸肥,皮毛油亮,整日在糧倉中大快朵頤,逍遙自在。與眼前茅廁中這些老鼠相比,真是天上地下啊!
環境不同,命運也就不同。自己在這個小小的倉庫裏幹了8年,從未出去看過外麵的世界,不就如同這些茅廁中的小老鼠一樣嗎?這些老鼠整日在這裏掙紮,卻全然不知有糧倉這樣的天堂。
李斯決定換一種活法,第二天他就離開了這個小城,去投奔一代儒學大師荀況,開始了尋找他的“糧倉”之路。20多年後,他把家安在秦都鹹陽丞相府中,自己做了府中老爺—秦丞相。
“人生如鼠,不在倉就在廁。”這句流傳千古的名言不知改變了多少人的命運。人的命運是不同的,生於“倉”的命運自然要遠遠好過生於“廁”的命運;如果生於“廁”的安於現狀,得過且過,那麼在“廁”的也就注定隻能永遠在“廁”了。
環境相對於個人的力量來說是強大的,不同的人在一生中麵臨的環境不同,但環境隻能表示命運的起點,而不是命運的整個過程。很多時候,一些人明明有選擇環境的機會,但他們還是被迫地在苦苦適應環境,掙紮以求生存,而不是主動選擇環境。許多道理我們都懂,可問題的關鍵是,在不經意間,環境就讓我們沉淪其中。
在印第安人的學堂裏懸掛著許多在外創業的印第安青年的照片,他們的神情與剛剛離開家鄉時迥然不同,顯得氣宇軒昂、才華橫溢,看起來能做
一番大事業。但是回到部落後,大部分人變成了原來的樣子。這是因為他們失去了能夠激勵自己的壞境,他們的潛能被埋沒了。
在你的一生中,無論在何種情形下,你都要不惜一切代價,選擇進入能夠激發自己潛能的氛圍中,選擇最適合自己事業的環境,獲得人生最好的發展。這對你著手的事業,對你一生的命運的改變,都有著莫大的影響。
學會恰當地表現自己懂得用最佳的方式在最適當的時機表現自己,是衡量一個人有無本領的標準之一。隻有善於表現自己,才能更好地讓別人賞識你,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把握好自己的未來。勇於表現自己
身在職場,要充分顯露你的才華,不要掩藏職業抱負,坐等伯樂的出現。不要怕臉紅,成功推銷自己才有出路。
也許你會默默地做許多工作,而且是一些對你來說不能引起任何興趣與激情的工作。不努力去爭取你所感興趣的位置,更不會向上司展現你的特長與才華,隻希望你的老板能夠有朝一日看到你勤奮工作的樣子,進而發現你、提拔你,而你在他發現你這位能人之前,所做的隻是苦苦地等待再等待。
方小姐是一家廣告策劃公司的文案,她原來的專業是平麵設計,對色彩和構圖的感覺極為準確和到位。可遺憾的是,她既不願去主動地參與公司的設計工作,也不好意思向老板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從事的工作。她進公司半年後,還是在做試工期時的文字工作。每天麵對著計算機,在拚音和五筆的相互切換中度過一個又一個的工作日。其實她心裏真的很想從事設計,看著同事們完成一個又一個廣告創意與平麵企劃後那份欣喜與滿足,她的內心真不是滋味,因為她覺得自己完全可以比他們做得更好。可是她又不知該如何向老板說明她的想法,她相信老板終有一天會看到她,注意她的。可最終方小姐還是換了一家設計公司,還是從試工期的文案工作開始,至今也沒有完成過一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