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在我們今天的這個社會裏,要冷靜而坦然地麵對身邊的名利可能很難,一般人都無法在心理上達到平衡。其實,與充滿金錢的生活相比,平淡清貧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缺失和懸殊。金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而享有一次像老鐵匠一樣真正沒有缺憾的生命,才是我們所追尋的人生價值之所在。別讓金錢謀殺了幸福
每個人都喜歡金錢,因為金錢可以讓人生活得更舒適,行動更自由。比如說,有了錢,我們就可以去各地旅行;有了錢,我們就可吃遍各種美食;有了錢…但對於金錢和財富,我們要持有一種健康的心態才行,要不然即使有大把的金錢你也不會快樂,因為你不懂得運用它。我們生活的目的大多數是想生活得更好一些,然而我們又不可過於看重金錢,因為一旦鑽到錢眼裏,金錢就會束縛個人的自由,破壞原有的美好生活。金錢的誘惑力,常常與
手頭擁有的數目多少直接成正比。你擁有的越多你就想要的越多,你需要的也就越多。財富基礎是生活穩定的美好前提,但是我們要清楚,財富數目是永遠沒有止境的,一旦我們開始狂熱地追求財富,是很容易迷失方向的。
某地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對新婚夫婦從農村去城裏打工,妻子在一所學校附近開了一個小小的成衣鋪,丈夫則在市場裏賣蔬菜,兩人掙得都不多,但維持日常的用度卻也足夠了。那時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努力賺錢,在城裏買個房子。有一天妻子路過一個彩票銷售點,就順手買了一張,沒想到好運從天而降,她居然中了500萬。夫婦兩人高興得不得了—這一輩子都可以吃喝不愁了。可是把錢放在哪兒呢?放在家裏,兩人就會每天提心吊膽,存在銀行裏的話,哪個銀行可靠呢?存在誰的名頭下呢?兩人為這個問題吵了好久,幾乎翻了臉,這還隻是一個開始。以後的一段日子裏,雙方的親戚朋友一批批地來找他們借錢,而且數目都不小,無奈之下兩人隻好一視同仁,無論來的是誰一律拒絕,不到一個月,親戚朋友就得罪光了。這一夜,兩人無言對坐,妻子摸了摸落滿灰塵的縫紉機,眼淚突然流了下來:自己明明有了很多錢,為什麼卻覺得失去了很多?
生活中,很多人也都像這對夫妻一樣,羨慕別人人生裏有無盡的風光和色彩,羨慕別人擁有的財富和名利,但是等他們擁有了原來自己所渴望的東西,他們卻沒有了快樂的感覺,反而茫然若失。很多時候我們得到了金錢,卻失去了自己,無法弄清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金錢是獲取美好生活的一種手段,但不是萬能的神明。過分執迷於金錢,人的情感就會變得冷漠;過分追逐金錢,人就會產生妒忌和猜疑,所以我們應當學會正視金錢,別讓金錢謀殺了我們的幸福。
這是一個金錢推動的社會,是人們追求金錢的欲望以及擁有了金錢的虛榮才使它向前。但是,對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有時候過多的金錢反而會成為自己最大的負擔。
知足才能常樂生活中的快樂並非都來自於物質的富有和所有的心想事成,快樂其實很簡單,你隻要懂得知足,你就擁有了快樂,擁有了生命的光彩。要懂得知足常樂
生活中,人們總是不滿足於自己已經擁有的東西,過分貪婪地追逐著不切實際的欲望,結果往往把自己推入了痛苦的深淵。其實,生活中的快樂並非都來自於物質的富有和所有的心想事成,快樂其實很簡單,你隻要懂得知足,你就擁有了快樂,擁有了生命的光彩。
有個青年人常為自己的貧窮而牢騷滿腹。
“你擁有如此豐富的財富,為什麼還發牢騷?”一位智者對他說。
“它到底在哪裏?”青年人急切地問。
“你的一雙眼睛,隻要能給我你的一雙眼睛,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東西都給你。”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人回答。
“好,那麼,讓我要你的一雙手吧!對此,我用一袋黃金作為補償。”智者又說。
“不,我也不能失去雙手。”
“既然有一雙眼睛,你就可以學習;既然有一雙手,你就可以勞動。現在,你自己看到了吧,你有多麼豐厚的財富啊!”智者微笑著說道。
生活中如能降低一些標準,退一步想一想,就能知足常樂,就是最大的富有了。
小蘭美麗又文靜,說話語速總是慢慢的,音量總是小小的,但她的話很能說到人的心底裏去。
在工作上她的業績說不上驕人,但也無可挑剔;在婚姻上她嫁給了相愛的人,日子過得波瀾不驚。她有一個聰明可愛的兒子,但她不要求孩子學這學那,雙休日一家三口常出去遊玩。與周圍一些拚盡全力卻活得不盡如意的人相比,人生本來還可以更為激狂,而她沒有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