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元妃(1 / 1)

成周太祖建朝之初,定國公乃是第一功臣。太祖與原配皇後莫氏隻生有一子,就是後來的太宗永釗。太祖一生戎馬、征戰沙場,身受過幾次重創,在位共二十五年。他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時,擔心自己年僅十五歲的兒子永釗即位之後,震懾不住一班大臣,便執意做主指婚,讓太宗永釗迎娶定國公嫡長女徐吉日入主中宮、正為皇後,即孝聖順皇後。徐皇後一直疾病纏身,又年長太宗十歲!兩人的婚姻不過是穩固太宗帝位的一場政治聯姻。但是帝後二人自幼相識,情如姐弟,二人也可說是相敬如賓,但是卻並無夫妻之實,卻也是因徐皇後身體之故。一日皇後病重,唯恐來日無多,想見見昔日的幼妹徐良時,太宗便命人請徐良時入宮。哪知!太宗卻與徐良時一見鍾情!

定國公功在社稷,深為太祖太宗倚重。他的嫡女唯徐吉日和徐良時二人。徐皇後想成全皇帝與幼妹,但又素知良時心高氣傲,縱使為皇帝後宮,也不可能願意為妃嬪。徐良時也想不到自己一生所愛竟然是帝王,卻絕不願姐姐讓後位給她,而太宗也不想委屈自己此生唯一所愛的女子。徐吉日是先皇指婚,縱使二人無夫妻之實,縱使徐皇後自己願意離宮,太宗也不能讓她離開後位。況且,這更會給一幹心懷鬼胎之人把柄。

皇太後莫氏靈機一動,設立“元妃”之位,位在超品。想夏商周三朝,無皇帝之稱,三朝之王的嫡妻都稱“元妃”。以此之法,也不算委屈了徐良時。

於是徐良時入宮為元妃,寵絕後宮。

其姐徐皇後病逝之後,太宗欲立良時為後,良時執意不允。太宗無奈也隻得隨她。但終生也未再立後,隻專寵元妃一人。

元妃與太宗隻育有一子二女。其子也就是後來的世祖。

此例一開,以後的世祖、世宗兩朝,均設有元妃之位,位在超品,寵絕後宮,可與皇後分庭抗禮。而世祖、世宗兩朝的皇後,也無不在元妃的陰影之下,聞元妃色變不已,如臨大敵。

成周後宮,皇後之下,便是元妃。

元妃之下,是正一品的皇貴妃,隻有一人。

皇貴妃之下,是從一品貴妃,設有兩人。

貴妃之下,是正二品賢妃、良妃、淑妃、德妃、恭妃、定妃,共六人。

六妃之下,是從二品的四妃,以姓氏為號或者另有封號。

四妃之下,是正三品的貴嬪五人。

貴嬪之下,是從三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淑儀、淑容、淑媛,修儀、修容、修媛。

九嬪之下,是正四品婕妤,共設有六人。

婕妤之下,是從四品貴人,無定數。

貴人之下,是正五品才人,無定數。

才人之下,是從五品美人,無定數。

美人之下,是正六品常在,無定數。

常在之下,是從六品答應,無定數。

答應之下,便是正七品家人子,無定數。

韓嬋娟如今入宮便為元妃,眾人都認為,如不是當今皇帝在守喪之期,恐怕會要按照祖製直接冊封韓嬋娟為皇後了。韓嬋娟的身份自是貴不可言。

韓嬋娟沒有趙心蘭的美貌,但卻勝在溫順可人,待人寬和。品行遠在眾人之上。

方一入宮,便有太皇太後親下懿旨:由元妃韓嬋娟行六宮之權,主六宮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