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書記的實話(1 / 2)

劉光明率先進入到自己的辦公室,劉光明的辦公室由三個小房間組成,最外麵的是一個小會議室,可以坐10個人,劉光明召集的如書記碰頭會之類的小型會議一般都在這裏開,在往裏走就是自己的辦公室,辦公室麵積不大,隻有不到20平米,最裏間是一個休息室,配有一個小的衛生間,可以淋浴。劉光明打開第一道門之後,側身抵住門,給顧維城和何建新讓出了通道,對門口站的筆直的秘書說了句“去泡兩杯茶來,鐵觀音”。

顧維城在小會議室和辦公室之間看了看,對劉光明說我們就在你的會議室坐一坐。有一個小現象劉光明注意到了,顧維城一直自己提著公文包,在上樓的時候他去伸手想幫顧維城拿時,顧維城擺擺手拒絕了,他感覺到了這個領導的官架子不大,這是他的第一直覺。

秘書很快把茶端過來,劉光明對秘書指了下桌子,秘書很快領會精神,轉身進入辦公室把劉光明的茶杯和筆記本拿了出來,劉光明對秘書揮了兩下手,示意秘書出去並把門關上。這是一個經驗豐富的小秘書。

劉光明有個習慣,喜歡把一些平陽的發展數據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每個月都要召集相關部門彙報下本月的經濟發展情況,以便自己掌握。劉光明打開了筆記本,翻到了密密麻麻寫著數字的一頁,把筆放在筆記本的中間,防止書頁自己翻轉。

“書記,我也沒有什麼準備,我就把平陽的基本情況和今年以來的經濟發展態勢給書記您做一個簡要彙報,請書記批評指正”顧維城微微一笑,向劉光明表示可以開始了。

劉光明滔滔不絕的介紹起平陽的基本情況,劉光明前一個職務是平陽區長,所以對於平陽的基本情況他了然於心,這種彙報也不知經曆了多少次,不用看他也能說上一二。劉光明說的重點還是平陽的經濟發展情況,從GDP、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財稅收入等方麵詳細列舉了一大堆的數據,在每個數據說完後都要強調這些數據在全市名列第幾,這是政府彙報材料的必說之話,數字別人不一定記得住,但名次卻很容易留下深刻印象,這是官場的慣例。半小時後,劉光明完成了自己的彙報,他腦海裏思考了幾秒鍾,想了想還有沒有什麼沒說到的,感覺沒有了,他才向顧維城說了句彙報完畢。

“光明,看來你非常熟悉平陽的工作啊,這些數據都是銘記於心,看來你這個書記是有準備的、有底子的”顧維城給劉光明一個評價,也算是很公正,也可以說是很官方客套的評價。

“光明,我有幾個問題再問一下你”

“書記請講”

“平陽現在的經濟產業結構是什麼樣的?”

“平陽雖然是平南城市的主城區所在,但是我們這裏的農村還是占大頭的,全區19個鄉鎮、6個街道,有17個鄉鎮還是廣義上的農村鄉鎮,也就是二類、三類鄉鎮,隻有2個鄉鎮和6個街道是城市鄉鎮、街道,也就是一類鄉鎮,農業的比重還是很大的。現在的平南經開區就是從平陽區成建製劃出去的,以前的工業都主要集中在經開區裏,所以現在的工業整體比重並不算高。平南的主城區在平陽,所以我們區的服務業收入比重就比較高。總的來說,平陽是“三一二”的產業格局,從產值來看,三產、一產比例高一些,從稅收來看,三產、二產的比例要好一點,因為現在農村經濟都是扶持為主,稅收上很難有較大突破。”

“那老百姓的收入情況怎麼樣?”

“群眾的收入我們是分了兩類來計算,一是城市居民去年的平均收入在37800元左右,而農村居民的去年的平均收入在18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