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生活是檢驗經濟最好的尺子:百姓生活與經濟學(1)(2 / 3)

國民生產總值等於國內生產總值加上來自國外的勞動報酬和財產收入減去支付給國外的勞動者報酬和財產收入。

俄羅斯為什麼鼓勵國民生育——人口增長率

【軼聞趣談】

2007年,俄羅斯中部烏裏揚諾夫斯克州州長呼籲當地百姓於9月12日當天放下手頭的工作,盡情享受夫妻生活,幫助推動俄羅斯的人口出生率。而且,在次年的7月12日俄羅斯國慶節生孩子的女性將拿到一份大獎,甚至有可能是一棟新房子。

州長謝爾蓋·摩洛佐夫要求全州雇主在12日當天給已婚員工放假,讓他們回家享受夫妻之歡,他說這是為響應克裏姆林宮發出的刺激俄羅斯人口增長的建議。

據了解,即使未婚媽媽在規定的時間內生育,也將獲得獎勵。獎品通常情況下是家用物品,如冰箱或電視機。2007年的俄羅斯國慶節當天,當地一對夫婦生下他們的第4個孩子,因此得到了一輛吉普車。

人們希望拿到獎勵,據統計在2007年該地區共有78名嬰兒在俄羅斯國慶節出生,2006年時隻有26名。

【經濟學聊天室】

據俄羅斯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7年6月1日,俄羅斯人口總數為1.42億,在2007年的前5個月裏淨減少近18萬人。因此,俄羅斯領導人曾多次表示,人口增長率低甚至是負增長是俄“最尖銳的問題”之一。

人口增長率一般是指一定時間內(通常為一年)人口增長數量與人口總數之比。而對於我國而言,龐大的人口數量一直是我國國情最顯著的特點之一。雖然我國已經進入了低生育率國家行列,但由於人口增長的慣性作用,當前和今後十幾年,我國人口仍將以年均800-1000萬的速度增長。按照目前總和生育率為1.8來進行預測,2010年,我國人口總量將達13.7億;2020年,將達到14.6億;人口總量高峰將出現在2033年前後,達15億左右。

我們再來看一組數據,了解一下我國人口增長的速度。2005年年末,全國總人口為130756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68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617萬人,出生率為12.40‰;死亡人口849萬人,死亡率為6.51‰;自然增長率為5.89‰。對於我國來說,控製人口過快增長還是作為一項基本國策長期堅持的。

雖然我國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就開始實行計劃生育,但是由於人口基數大、出生死亡率降低以及人均壽命的延長,人口還是不斷保持較高速率的增長,在90年代後期增長速度才較為穩定。目前我國人口增長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現在中國人口已經從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長率、低死亡率的人口增長模式轉變為低自然增長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三低”人口增長模式。

第二,勞動力人口的平均年齡將逐漸增加。從總量上來說,中國正在走出最嚴峻的就業困境,未來每年新增加勞動力會處於持續性下降的態勢。

第三,女性初婚年齡將進一步推遲,這會持續降低人口出生率的負增長。

第四,“人口紅利”會一直維持到2020年。在未來的10多年當中,我國勞動力人口所占比重都在70%左右,是收取“人口紅利”的黃金時期。

龐大的人口數量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多方麵影響,在給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的同時,也給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麵帶來沉重的壓力。馬路擁擠、公車人滿為患、住房緊張,還有產生過多垃圾、造成環境汙染,生存成本增加,教育、醫療等資源短缺,就業競爭壓力大……無時無刻,我們不在受著人口增加帶來的各種影響。

提到印度,相當多的中國人總難掩飾自己的“優越感”。的確,作為一個人口與中國差不多的國家,印度在主要經濟指標上與中國相去甚遠。但是,人口眾多的印度有著大量的年輕勞動力資源,這是印度可能超越中國的最大資本。而我國的人口增長中老年人的增加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人口老齡化加速,將會使中國麵臨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儲蓄率下降,以及社會養老負擔日益加重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