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南北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裏麵有曆史性的因素,但是貿易的因素也是不可忽視的。發達國家利用壟斷地位控製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一方麵壓低發展中國家生產的初級產品的世界市場價格,另一方麵又提高發達國家生產的工業製成品的世界市場的價格。如果把這一現象用圖表示出來就像一把張開的剪刀。發達國家通過這種交換手段可以贏得高額利潤。剪刀差是發達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一種重要交換手段之一。
相對而言,由於在國際貿易中發達國家占據統治地位,它們主要輸出製成品,進口原料、初級產品和勞務,而落後國家主要輸出原料、初級產品和勞務,進口製成品,於是國際價格剪刀差就表現為工業製成品價格高於價值,而原料、初級產品和勞務價格低於價值,使落後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遭受重大經濟損失。
不合理的國際分工,少數發達國家對國際貿易的壟斷,使這些發達國家能以壟斷高價銷售工業品,而以壟斷低價收購農產品、礦產品和初級產品,通過不等價的剪刀差,攫取高額利潤。在50年代和60年代,發展中國家在剪刀差擴大中所受的損失,每年達2000多億美元。80年代初,製成品價格一再提高而初級產品價格一再被壓低,使發達國家得到更多的利潤。
由於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經濟體係中仍處於不平等地位,他們要求發展獨立的民族經濟,在國際經濟體係中取得平等的地位,建立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從60年代中期以來,南北關係中經濟合作逐漸成為南北對話的主要內容。
加強南北對話,進行南北之間的平等合作,不僅對發展中國家有利,而且對發達國家也有利。越來越多的發展中國家趨於貧窮化將會給發達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也不利於發達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擴大。由於經濟的國際化日益加強,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隻有在平等的基礎上實行有效的合作,取長補短,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才能夠達到世界的共同繁榮。
【知識鏈接】
南南合作
由於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絕大部分都處於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分。於是從1960年代開始,這些國家之間為擺脫發達國家的控製,發展民族經濟,開展專門的經濟合作,即稱為南南合作,即發展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合作。如中國與拉丁美洲的合作等。
北大才子賣肉為什麼會成為新聞——人力資本
【軼聞趣談】
2003年的一則“北大才子當街賣肉”的新聞讓北大畢業生陸步軒一夜成名。陸步軒於1985年參加高考,當時以高出本科線100多分的成績考取了北大中文係,是所在縣的文科狀元。4年苦讀畢業後,陸步軒被分配到長安縣柴油機械配件廠。遺憾的是,企業幾年後垮了,此後,陸步軒搞過裝修,開過小商店。幾經挫折後,於2000年租房開起了肉店。這個文弱書生從此操起了切肉刀,每天起早貪黑,一年忙到頭,交了水電費、房租後也就所剩無幾了。
這聽起來像個離奇故事,然而這的確是事實,是實實在在發生在古城西安的事實,一位自感“最適合去做編輯詞典的工作”的北大才子,由於人生曲折和生活所迫做起了賣肉的生意。後來在各方關注下,終於在長安區檔案館謀得一份工作。
【經濟學聊天室】
有感於“北大才子當街賣肉”的新聞,引起社會各界一片哀鳴,說北大才子怎能去賣肉?從人力資本的角度來看,北大畢業生當街賣肉,自己的專業並沒有用到實處,的確是實實在在的人力資本浪費!
什麼是人力資本?具體來說,人力資本是指勞動者受到教育、培訓、實踐經驗、遷移、保健等方麵的投資而獲得的知識和技能的積累,亦稱“非物力資本”。由於這種知識與技能可以為其所有者帶來工資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種特定的資本——人力資本。因此,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個人經曆與閱曆越豐富,一般會創造更多的社會產值。普通技工沒有工程師的工資收入高,主要是兩者在人力資本上的極大差別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