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財富的泡沫之觴:貨幣金融與經濟學(4)(2 / 3)

發生違約時,債權人或銀行必將因為未能得到預期的收益而承擔財務上的損失。由於信用風險會對公司或個人的利益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信用風險管理就顯得非常重要。較大的公司常有專門人員,針對各個交易對象的信用狀況作評估來衡量可能的損益以及減低可能的損失。

信用風險管理為目前金融業界的最大課題之一,信用風險對於銀行、債券發行者和投資者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若某公司違約,則銀行和投資者都得不到預期的收益。因此必須運用合適的方法對信用風險進行管理。

國際上,測量公司信用風險指標中最為常用的是該公司的信用評級。這個指標簡單並易於理解。例如,穆迪公司對企業的信用評級被廣為公認。該公司利用被評級公司的財務和曆史情況分析,對公司信用進行從 AAA到CCC信用等級的劃分。AAA為信用等級最高,最不可能違約。CCC為信用等級最低,很可能違約。

此外,貸款審查的標準化是管理信用風險的傳統方法。貸款審查標準化就是依據一定的程序和指標考察借款人或債券的信用狀況以避免可能發生的信用風險。例如:如果一家銀行決定是否給一家公司貸款,首先銀行要詳細了解這家公司的財務狀況。然後,應當考慮借款公司的各種因素,如盈利情況,邊際利潤、負債狀況和所要求的貸款數量等。若這些情況都符合貸款條件,則應考慮欲借款公司的行業情況,分析競爭對手、行業發展前景、生產周期等各個方麵。最後,銀行依據貸款的數量,與公司協商償還方式等貸款合同條款。

另一方麵,銀行可以通過貸款的分散化來降低信用風險。貸款分散化的基本原理是信用風險的相互抵消。例如:如果某一個停車場開的兩個小賣部向銀行申請貸款,銀行了解到其中一家在賣冰淇淋,另一家則賣雨具。在晴天賣冰淇淋的生意好,賣雨具的生意不好。而在雨天則情況相反。因為兩家小賣部的收入的負相關性,其總收入波動性就會較小。銀行也可利用這樣的原理來構造自己的貸款組合和投資組合,比如向不同行業的企業貸款。

近年來,管理信用風險的新方法是資產證券化和貸款出售。資產證券化是將有信用風險的債券或貸款的金融資產組成一個資產組合並將其出售給其他金融機構或投資者。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因為通過投資多個貸款或債券的組合可以使信用風險降低,所以這種資產組合而產生的證券是有吸引力的。同時,購買這樣的證券也可以幫助調整投資者的投資組合,減少風險。不過,資產證券化隻適合那些有穩定現金流或有類似特征的貸款項目,例如,房地產和汽車貸款等。

而政府應該強化對信用風險的監管角色,應強化對信用行業的管理和監督。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可以說屬於信用風險管理體係比較先進的國家,尚且存在“評級機構缺乏自律”等問題,引發了全球經濟危機,在我國信用風險管理體係相對落後的背景下更需要引以為戒,加強監管,千萬不可鬆懈。

【知識鏈接】

信用工具

使信用活動得以進行並證明債權債務關係的合法憑證。按信用形式劃分,可分為商業信用工具,如各種商業票據等;銀行信用工具,如銀行券和銀行票據等;國家信用工具,如國庫券等各種政府債券;證券投資信用工具,如債券、股票等。

美國老太太為什麼會羨慕中國老太太——次貸危機

【軼聞趣談】

曾經有個流傳很廣的小故事: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大意是說有一個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中國老太太攢了一輩子的錢,到了臨死前才攢夠了買新房的錢,才住上了新房。而美國老太太則先貸款,住進了新房,臨死之前貸款也還完了,她也因此住了一輩子的新房。

2008年,美國老太太的故事有了新的結尾:10月5日,美聯社報道了一條新聞,俄亥俄州的老太太艾迪波爾克已經90高齡了,在自己的房子裏住了38年,她沒有想到會在晚年遇到次貸危機。因為還不起房貸,麵臨被驅逐出房子的窘境,最後她選擇了飲彈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