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證券投資
每個人總有一些儲蓄,這些儲蓄或者是留在手裏以備不時之需的“活錢”,或者是為將來某項大額支出預備的“基金”,或者是積攢下來的純粹的“餘錢”。對於“活錢”,必須能夠隨時變現,否則一遇緊急情況就周轉困難了;對於支出“基金”,需要在一定時期變現;對於純粹的“餘錢”,要求保值增值。這些錢如果全部存到銀行,收益是比較低的,因此可以拿出一部分進行風險雖高但收益也高的證券投資。
(2)不動產投資
如果你還沒有房子,那麼你就需要計劃怎麼解決住的問題。租房子劃算還是買房子劃算?抑或是先租後買,或者先買後出租?如果打算買房子,買房時是一次付清還是按揭貸款?按揭貸款的首付比例又是多少合適?如果你已經擁有了第一套住房,你還可以考慮再購買房子以保值增值,那麼你應把資產的多大比例投資到不動產上?選擇什麼時機買入,又選擇什麼時機賣出?
(3)子女教育
子女的教育支出是越來越多家庭麵臨的大項支出,因此你必須早作打算。按照你的承受能力,子女要接受什麼水平的教育?需要多少支出?在現有的支出約束下,怎樣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4)保險
從經濟學角度看,保險是對客觀存在的未來風險進行轉移,把不確定損失轉化為確定成本——保險費。拿意外傷害來說,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麵臨著遭受意外傷害的風險,但誰也無法確定到底會不會發生、何時發生,有時一旦發生就可能非常嚴重,昂貴的醫療費用甚至會使有的家庭走向崩潰的邊緣。保險則由保險公司把大家組織起來,每個人繳納保費,形成規模很大的保險基金,集中承擔每個人可能發生的意外傷害損失。可見對於個人而言,保險就是在平時付出一點保費,以期在發生風險的時候獲得足夠補償,不致遭受重大衝擊。
【知識鏈接】
金融
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係的經濟活動的總稱。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彙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托、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
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托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基金,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郵政儲蓄機構、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彙交易所等。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存款——儲蓄
【軼聞趣談】
一次,卡耐基的鄰居——一名老婦人把卡耐基叫到她的家中,央求他為自己辦點事。
卡耐基隨著老人進到其密室,老婦人彎腰從床底下拖出一隻皮箱。開了皮箱的鎖,掀開蓋子,這是滿滿一箱嶄新的鈔票!
老婦人說:“這是我先生留給我的錢,一共是10萬美元,全是50元一張的鈔票,一共應該是2000張。可是,我昨天數來數去,就隻有1999張。我請你來,是想請你幫我數一數。”
忙了老半天,鈔票終於數完了,正好是2000張,10萬美元。卡耐基抹了抹額頭上的汗,說:“您這麼一大筆錢,為什麼不存到銀行呢?存到銀行裏,不必擔心會少了一張或幾張,既安全,又有利息。”
老婦人心動了,說:“就委托你去給我存上吧!”
沒過兩天,老婦人又把卡耐基請了過去。她拿著那張存款單說:“卡耐基先生,這張輕飄飄的紙條,我心裏怎麼也不踏實。我看不到我的錢,就覺得好像沒有了似的。以前我每天都要把那10萬美元現鈔數上一遍,兩天沒數錢,我更不踏實了!卡耐基先生,再勞駕你一次,你馬上就去銀行把現款給我取出來吧!”
卡耐基無可奈何,隻好照辦了。
【經濟學聊天室】
老婦人的做法其實是可笑的,如果那筆錢一直存在她的密室裏。那錢就永遠也不會增加,活錢變成了死錢,就像死水一樣,根本不會產生任何收益。儲蓄是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權的條件下,把使用權暫時轉讓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或貨幣,這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金融行為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