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聊天室】
鴉片戰爭失敗後,被迫開放五口通商,設立海關,“關稅”成了海關稅的專用名詞。由此可見,關稅的出現遠遠早於海關機構的出現,在西方關稅曾經是一種“保護費”,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誌意識形態》中說:“關稅起源於封建主對其領地上的過往客商所征收的捐稅,客商交了這種稅款可免遭搶劫。後來各城市也征收了這種捐稅,在現代國家出現以後,這種捐稅便是國庫進款的最方便的手段。”現代關稅是指進出口商品在經過一國關境時,由政府設置的海關向進出口國所征收的稅收。
關稅的課征範圍是以關境為界,並非以國界為界。關境是海關境域、關稅領域,是指一個國家的海關征收關稅的領域。一般情況下,關境和國境是一致的。但在設立關稅同盟、自由貿易區、自由港的情況下,兩者就不一致了。
在17世紀末,很多歐美國家關稅收入占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都在80%以上,隨著各國生產力的迅速發展,國民生產總值由了大幅提高,稅基也逐步拓寬,充裕的稅源促進了國內稅收的發展,財政性關稅的地位大為削弱,關稅在財政收入中的比例也“不複當年之勇”。如今,現代關稅的課征目的在於保護本國產業發展和調節國際貿易關係,而不以取得財政收入為主要目的。保護性關稅在世界各國受到普遍的重視,對本國經濟的保護職能可謂“重中之重”。
改革開放後,為增強我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我國對絕大部分出口商品不征稅,隻對極少數贏利特別高及國內少數緊俏商品征收出口稅。從這一個角度來說,進出口關稅,主要指貿易性進口關稅。
我國關稅稅率實行複式稅率結構,即同一稅目有最低稅率和普通稅率兩種,凡是與我國簽訂關稅互惠條約與協定的國家,對其進口我國的貨物,按最低稅率征稅;凡與我國未簽訂關稅互惠條約和協定的國家,對其進口我國的貨物,按普通稅率征稅。既然對來源於不同國家的貨物適用不同的稅率,這就需要明確貨物的原產地或來源國。我國現在采用的是原產地規則,這是關稅製度所特有的規則。我國的進口稅率,將進口貨物分為四大類,即必需品類、需用品類、非需用品類和限製進口類,按此階梯,稅率依次遞升,形成差別比例稅率。
關稅是一個國際公認的經濟保護手段。但事實上,關稅對貿易有很強的殺傷力:禁止性關稅——一種稅率非常高的關稅,可以完全阻止任何商品的進口,足以扼殺所有貿易;非禁止性關稅——一種稅率較高的關稅,也會損害貿易。有一位經濟學家將關稅成為“起副作用的鐵路”。實際上,關稅會造成經濟非效率,征收關稅時,消費者的經濟損失超過政府的收入與廠商所得的額外利潤的綜合。關稅並未保護廠商,也未保護國家的某個產業,更沒有保護消費者。關稅實質上是具有消極作用的,逐步降低並消除關稅以達到完全的自由貿易,是世界經濟發展的要求。
【知識鏈接】
出口退稅
是指對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國內稅部分或全部退還給出口商的一種措施,這也是國際慣例。出口貨物退(免)稅,簡稱出口退稅,其基本含義是指對出口貨物退還其在國內生產和流通環節實際繳納的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和特別消費稅。出口貨物退稅製度,是一個國家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
出口退稅主要是通過退還出口貨物的國內已納稅款來平衡國內產品的稅收負擔,使本國產品以不含稅成本進入國際市場,與國外產品在同等條件下進行競爭,從而增強競爭能力,擴大出口創彙。
瑞士人為什麼如此“懶惰”——社會保障
【軼聞趣談】
由於比較完善的社會福利製度,瑞士人上至政府官員下到黎民百姓,生活都是悠然舒適,很少見到有人“為五鬥米折腰”。
瑞士努力發展旅遊業,政府和商家都施展渾身解數,吸引遊客在瑞士消費,但是大多數城市的商店和餐館在周日和節假日都是不營業的。一般的瑞士餐館,晚上10點以後大廚就熄了爐火,不再接待新客人。而瑞士商店除了周四營業到晚上七八點之外,平常都早早關門打烊,因為員工必須趕回家去享受天倫之樂。
在瑞士,休息是最重要的權利,“會休息的人才會工作”這句話,幾乎被瑞士人當成座右銘。為政府工作在瑞士算是不錯的鐵飯碗,福利條件好,工資待遇也不低,而且上班時間寬鬆,喝完兩杯咖啡就幾乎到了該下班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