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從“守夜人”到幹預者:政府與經濟學(2)(2 / 3)

中央銀行是一國最高的貨幣金融管理機構,在各國金融體係中居於主導地位。中央銀行的職能是宏觀調控、保障金融安全與穩定、金融服務。中央銀行是“國家的銀行”,它是國家貨幣政策的製定者和執行者,也是政府幹預經濟的工具,同時為國家提供金融服務,代理國庫,代理發行政府債券,為政府籌集資金。

貨幣政策是中央銀行的法寶,指的是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通過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量,影響利息率及經濟中的信貸供應程度來間接影響總需求,以達到總需求與總供給趨於理想的均衡的一係列措施。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的和緊縮性的兩種。

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是通過提高貨幣供應增長速度來刺激總需求,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更為容易,利息率會降低。因此,當總需求與經濟的生產能力相比很低時,使用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最合適。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當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經濟發展時,我國的貨幣政策是適度寬鬆的,利息較低,全社會貸款總額持續上漲。

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是通過削減貨幣供應的增長率來降低總需求水平,在這種政策下,取得信貸較為困難,利息率也隨之提高。因此,在通貨膨脹較嚴重時,采用緊縮性的貨幣政策較合適。

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一般有四個:穩定物價、充分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和平衡國際收支等。貨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運用貨幣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公開市場業務。這是中央銀行吞吐基礎貨幣,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通過中央銀行與指定交易商進行有價證券和外彙交易,實現貨幣政策調控目標。

第二,存款準備金政策。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資金,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製度是在中央銀行體製下建立起來的,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準備金率,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供應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

第三,中央銀行貸款。指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發放的貸款,是中央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重要渠道和進行金融調控的傳統政策工具。一般來講,中央銀行貸款增加,是“銀根”將有所放鬆的信號之一;反之,是“銀根”將可能緊縮的信號之一。

第四,利率政策。中國人民銀行根據貨幣政策實施的需要,適時地運用利率工具,對利率水平和利率結構進行調整,進而影響社會資金供求狀況,實現貨幣政策的既定目標。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國家的貨幣政策猶如一隻“大手”,不斷地矯正國家經濟發展的方向,對經濟產生重大的影響。當我們對國家的貨幣政策有個清晰而深入的了解,對於我們判斷國家宏觀調控的方向有著重要意義。

【知識鏈接】

財政政策

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總需求,從而增加國民收入,反之則壓抑總需求,減少國民收入。稅收對國民收入是一種收縮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稅收,可以抑製總需求從而減少國民收入,反之,則刺激總需求增加國民收入。

燈塔為什麼隻能由政府建設——公共物品

【軼聞趣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