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做個會賣瓜的“王婆”:廠商與經濟學(4)(2 / 3)

【經濟學聊天室】

兩兄弟的價格戰爭,就像是在演雙簧一樣,表麵上互相殘殺,實際上卻是在演戲!最後無論是誰獲得了勝利,都能將兩家店鋪的商品一同拋售出去。這樣精明的騙局,是在難以讓人識破,難怪人們被蒙蔽了30多年。

價格戰指的是商家之間以降低產品價格為競爭手段的活動。毋庸諱言,在我們周圍,更多的還是商家之間你死我活的價格戰,所以消費者也就樂得坐享其成。之所以會形成這種現象,是因為,現在的時代是偏向消費者的,市場是買方市場。

當今社會,市場經濟發達、生產規模擴大,市麵上逐漸出現了產品過剩的局麵,也就是商品豐富,貨源充沛。對消費者來說,在挑選產品時有了更多的機會;對於經營者來說,他們必須在產品的品種、服務、價格等方麵展開激烈競爭。很快,市麵上硝煙四起,各式各樣的無聲“戰爭”爆發,其中尤以價格戰最為殘酷,最為直接有效,最能徹底摧毀對手。於是,打價格戰,成為很多品牌產品占據市場的最佳選擇。

在近幾年的價格戰中,無論是哪個行業,挑起價格戰的企業都得到了不小的好處,有的市場份額大幅上升,確立或穩固了行業龍頭老大的位置;有的知名度迅速提高,贏得了消費者傾心,這正是降價策略的魅力所在。

技術的、服務的、品牌的競爭是企業製勝的法寶,但這隻能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價值的追求,卻無法滿足消費者追求實惠的心理,物美還需價廉。以差別化策略進行營銷固然能減弱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卻不能啟動一個購買力不足的市場。在彩電業、影碟機業、電腦業,許多企業不是沒有技術優勢、質量優勢和品牌優勢,但他們還是不得不加入降價競爭的行列,為市場占有率而戰。

看來,降價競爭對有的企業是戰略決策的需要,對有的企業則是市場環境下的無奈的行動。啟動消費,搶奪市場是企業生存的關鍵,生產的產品難以售出則意味著危機,利潤一時沒了,來日還可以掙回,市場沒了,則等於丟了江山,這才是生命攸關的大事。

由此說明,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立足於企業的現實,即使在多種多樣的營銷策略麵前,價格的作用仍不可忽視,價格競爭的環境還沒有消失,價格仍是企業掌握的一張競爭王牌。甚至有人說:“很難想象,如果沒有價格的競爭手段,企業還能依靠什麼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

不過等一個或者幾個商家合力占領了市場,“戰爭”的烽火不再,我們會麵臨什麼?根據美國的多年經驗,消費者將會迎來一個或幾個獨裁者的時代——在這種時代下,占領市場的少數企業將慢慢提高價格,狠宰消費者。

那麼,沒有價格戰,商品物價高了不好,有了價格戰,一路打下去,形成了壟斷也不好。這一問題該怎麼解決呢?正是看到這點,各國才頒布了《反壟斷法》,讓市場上的競爭者仍大量存在,甚至扶植部分中小企業,以讓價格戰就這樣沒有結束的打下去,讓消費者能真正受益。看來,有些“戰爭”的存在也是必要的,隻要不像開始的兩位兄弟那樣搞“虛假戰爭”,那就還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知識鏈接】

微利時代

是目前約定俗成的一種提法。所謂微利是比較而言,其相對的詞語是暴利。微利時代的提法表現了人們對於商業環境中利潤率的定性判斷。當前我國國情表明,從高利潤時代走進微利時代已是大勢所趨。降低成本、保證質量、開發新品是微利時代贏得市場的唯一出路,也是企業從目前國內市場“一窩蜂”降價大戰中脫穎而出的最好時機。

美麗為什麼也是生產力——美女經濟

【軼聞趣談】

古印度,有個大財主摩訶密,他有7個女兒,均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姿色。他將她們視如掌上明珠,每有賓客前來,必然讓她們出來炫耀一番。

一天,一名來訪的賓客突然對摩訶密說:“我是這裏最有名的裁縫,聽說您的女兒容貌絕色,但我發現,她們還沒有我做出的衣裳漂亮。”財主一聽,不免怒火中燒。這時,裁縫說:“我們打個賭,我將製作世界上最美麗的衣裳,讓您的女兒到我的店裏來試穿。假如大家都說您的女兒比我的衣服漂亮,那我就輸給你500兩白銀,否則你就輸給我500兩白銀,怎麼樣?”摩訶密一聽,立即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