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一)(1 / 2)

極力克製下,終於沒有衝動地再扔進去一萬,我感覺人呆在賭場裏就容易衝動,特別是輸的一分不剩的時候,那種彈盡糧絕又滿懷不甘的感覺,實在是太容易挑動衝動的神經。獨自出了賭場,時間已經九點多了,威尼斯人附近不很熱鬧,於是打車去了主島,心想看看夜幕下的澳門也好,靜下心來逛一逛。我發現澳門除了賭場,隻有兩種機構最多:押店,教堂。所謂押店就是當鋪,澳門叫押店,遍布各個角落,教堂可能是葡萄牙殖民時期留下的文化,不過同樣被殖民的香港教堂的數量卻遠不及澳門,可能是因為賭徒都喜歡懺悔吧!

走到街角,見到一個人坐在長椅上吃外賣,看起來似乎是包子,那人看起來並不很高,身穿一件深色的T恤,臉色黝黑,滿臉疲憊,但眼睛裏卻似乎甚是有神,我判斷這個人是輸光了,但是在等待別人給他彙款。作為一個好奇心很強的人,既然被我撞見了,我就選擇坐在他的身邊,試圖問出點什麼。

澳門不同內地,陌生人之間距離似乎沒那麼遠。在內地和陌生人說話大家都保持警惕,但是澳門不一樣,似乎這個迷亂的城市雖然誘人犯罪,但似乎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許是因為大家都將注意力放在了賭上,警惕性就沒那麼強了吧!我借問外賣何處買的為由,和這個人攀談起來。湊近了我才發現,雖然黝黑,但是這是一張非常年輕且充滿朝氣的臉,也許他不是個賭徒,賭徒臉上隻有狂喜、興奮或麵如死灰,沒有朝氣。

隻簡單地聊了幾句,我更加斷定他不是個賭徒,因為他沒有半點的心不在焉,如果他在等資金,此刻必定不能和我專心聊天。仔細一問,這小夥子自稱姓鄭,竟然是個從內地來開拓澳門市場的。我很好奇澳門這麼小的地方,究竟是要開拓什麼市場,小鄭回答:報業,我負責澳門地區《人民日報》海外版的發行。

幸虧當時我沒喝水,不然我真的噴了。《人民日報》?這種報紙即使在國內也隻是靠機關事業單位的強製訂購才能維持生計,即使是這樣看的人也很少,估計最忠實的讀者應該是新聞聯播的編導。在不可以強行攤派的澳門,這種報紙能賣出去?能賣出去真是奇跡了!於是我非常誠心地追問小夥子這報紙賣了多少?

小夥子一臉執著:三個月,我已經賣了三十一個訂閱,我的目標是一百份訂閱。

我衝小夥子豎起了大拇指,是真心的佩服,我在想,若換了是我,在三個月內說服三十一個澳門人訂閱《人民日報》,有多高的勝算?想著想著自己笑了:別說在澳門,就算是在珠海深圳這樣的城市,在不強行訂閱的前提下,每個月說服十個人訂閱《人民日報》也絕非易事,看來這個小夥子還真有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