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杜康溝(2 / 2)

在細細觀察一番沒有結果之後,墩子說“我們還是先去剛才那座大院裏看看吧,反正在過不了幾小時天就黑了,剛好今晚還可以在這裏過夜,順便慰問下我們肚子,這老紅軍都說過人時鐵,飯是鋼,肚子餓了扛不動槍。”

虎子當先一腳踹開大院大木門,隨著虎子猛力的這腳門是開了可半片門板被虎子給踹飛了,我們三個人都看著虎子。

我鬱悶的問道“開個門需要這樣暴力嗎?我們是來倒鬥,不是來搶劫吧。”

虎子撓著頭憨憨的說道“電影裏不是都是這個樣嗎,一腳踹開大門,然後直接拿起家夥衝進去嗎?”

無奈! 穿過大門院子裏一顆古老的槐樹引起了我們的注意,這古人對於風水學不是很在意麼,這門不栽桑院不載槐難道這座大院的主人不懂嗎?槐字拆開不就是 木,鬼麼,這家院子主人寓意何在。

院子中間有座石獸使我們更為震驚,老虎般的身體頭上長出兩個犄角,張大血盆大口仰麵朝天,露出鋒利的牙齒。好像要吞下整個天一樣,這不是在前麵老者家要想吃掉我們的黑怪物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裏。仔細一看咿!這座石獸麵前石板上好像有字,我們趕集清掃幹淨石板,全是小篆字體,我可真是看不懂。墩子卻像認真地讀著這些文字,墩子是靠這些古董賺錢,古玩古畫上難免有些圖文,所以認識這些字也在常理之中。我們焦急等著墩子揣摩完講給我們聽。

墩子正在揣摩石板上的文字,我們三人先進院子正對大門的房裏看看。大堂中央一座泥塑已經坍塌一半,不知供奉哪路神仙。供桌上石質的香爐裏裝滿沙土,正對泥像兩旁擺著八個大木椅子,都是缺胳膊少腿,並且布滿灰塵看樣子已經有些年頭了,這麼深得溝下居然還有這樣一座廟宇,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天色慢慢黑了下來我們幾人在大廳裏生起一堆火,圍火而坐,吃著餅幹,耐心的聽著墩子給我們講述關於門口那個碑文的記載。

墩子點起一根香煙說道“碑文上由於有些字體已經辨認不出總之大概意思是 這隻怪物叫“ 彘” 此獸叫聲破天,靠飲動物之血為生,其血液呈綠色。其乃酒之鼻祖杜康閑遊昆侖山時得之一命危幼蟲,將其收養。此獸一天天張大,開始隻是食之,老鼠,野兔 一些小動物。一日誤闖民居傷了人性命。村民怒要取餘性命,杜康無奈之得將以隱藏之白水縣西邊一天然之溝中,即後以杜康為名。杜康其人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主要看管糧倉,因皇帝征戰接連告勝糧食越積越多,因此很多糧食發黴,杜康不舍將其丟棄用閑餘之器將其裝起。偶一日發現起器皿裏的,發黴之糧散發出陣陣香味,經品嚐之後發現其液體香濃味爽。得以贈送皇帝,皇帝龍顏大悅賜命為杜康之酒。得到皇帝重用。死後杜康遺言要葬於白水縣以西深溝之中,並與其生前之寵“ 彘” 陪葬,以免傷其無辜,皇帝準之。” 聽到這裏大家都喜出望外,既然“ 彘” 陪葬與杜康墓中,這座廟宇院中又有“ 彘” 之石像。院外又有土墳一座想必這裏就是杜康墓穴所在之處,在墩子講述碑文所記載的這些時事,我老感覺背後陰森森的。好像老有一雙眼睛盯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