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雄師過大江(下)(3 / 3)

範廷亮走過去彎下腰顫抖著慢慢掀開戰旗,馬功讚閉著眼睛血肉模糊,半個腦袋都沒了。範廷亮忍著悲傷,把馬功讚的遺體又用戰旗蓋上了。馬功讚追隨他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是他的得力助手,又是他的親密朋友。

範廷亮想起了當初在狐仙鎮馬功讚幫著他組建水師、打撈軍餉,一件件往事湧上心頭,範廷亮雙眼忍不住濕潤了。範廷亮調整了半天,控製好自己的情緒,轉身問著義軍將士,“馬大人是怎麼犧牲的?”將士講述起了馬功讚犧牲的過程。

馬功讚奉命率軍到下遊搭浮橋,下遊雜草茂盛,岸邊的蘆葦足有二三米高,忠於虞朝的民團藏在對岸的蘆葦裏,架設起投石機來。投石機是西洋人發明的玩意兒,清河鎮有一個佛郎機來的傳教士,祖上是工匠出身,會製造投石機。傳教士繼承了祖上的手藝,教導民團製造投石機。

馬功讚是大湖邊的漁民出身,根本就不知道投石機為何物,他對投石機視而不見,命令工兵加速搭浮橋,趕快衝過去。工兵們搭著浮橋,就聽見嗖的一聲劃破長空,投石機甩出了一塊大石頭飛向了幾十米的高空,似乎要把太陽打下來似的。

大石頭飛到最高處呈拋物線朝義軍這邊落了下來,有人大喊一聲不好,義軍將士們紛紛躲閃。緊接著就看到無數塊大石頭飛到了空中砸了過來,就像下了一場恐怖的流星雨。馬功讚躲閃不及,一塊大石頭擦到了他的腦袋,頓時就把他的半邊腦袋擦掉了,將士們舍生忘死才把他的屍體拖了回來。

講訴完馬功讚的陣亡經過,軍營裏一片冷冷的沉寂,眾人都在默哀。今天這一仗,指揮使中彈,都統陣亡,將士們南征北戰還沒受過這窩囊氣。默哀過後人群裏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喊叫。

“為馬大人報仇,踏過清河殺光虞賊!讓敵人付出血的代價!”每個人的心中都燃燒著複仇的烈火,這次失敗反而激起了將士們的鬥誌,將士們手裏饑渴的複仇之刀要飲喝敵人的血,吞吃敵人的肉,憤怒的火焰要將敵人化為灰燼,即使沒有武器,將士們也要用雙手掐死敵人。陣亡將士的鮮血生命要讓敵人用十倍的代價來償還!

全營上下喊殺聲震天,範廷亮想著如何為馬功讚報仇,這時,侯楠帶著軍隊趕來支援。聽說馬功讚陣亡了侯楠也很是悲痛,但是他勸說範廷亮不能意氣用事,否則正中虞軍的下懷,隻能增添更大的傷亡。

範廷亮問侯楠有什麼好辦法,侯楠向範廷亮獻上一條聲東擊西的計策。首先派出一部分士兵到樹林裏“悄悄地”伐木,然後侯楠帶著騎兵繞過清河襲擊虞軍的大田糧倉。

虞軍偵察兵喬裝打扮泅水渡河混入義軍兵營,把錯誤的情報彙報給對岸的虞軍將領。虞軍將領判斷出義軍會孤注一擲,強渡清河為馬功讚報仇,於是清河守將向大田糧倉的虞軍求援。大田糧倉的虞軍分出一半兵力支援清河守軍,在清河岸邊布下了天羅地網,設置了重重機關。

虞軍做好了一切準備,要給前來報仇的義軍,一個永世難忘的教訓。可是他們等來等去等到樹葉都凋落了,也不見義軍前來報仇。虞軍在清河岸邊等著義軍的時候,侯楠率領義軍騎兵襲擊了大田糧倉。

大田糧倉的虞軍不明敵情慌了手腳,急忙向清河的虞軍求援。清河的虞軍又判斷義軍主力已到大田,留在清河岸邊的隊伍隻是起佯攻牽製的作用,於是大批虞軍又火速趕赴大田糧倉。

留在清河岸邊堅守陣地的是虞軍的副都統,這個副都統是虞朝開國功臣的孫子,一個喜歡紙上談兵的紈絝子弟。副都統這種人都帶著那麼一點狂妄一點自大,以為憑借堅固的工事就可以擋住義軍。

範廷亮派出探子到對岸偵察,偵察回來的結果讓範廷亮大喜過望,範廷亮帶著將士們抬著竹排來到了清河下遊,馬功讚陣亡的地方。範廷亮慨歎了一番,命令將士們乘竹排過河。

原本虞軍和民團在各個渡口都有駐兵,大軍馳援大田糧倉之後,副都統嫌兵力分散,就把小渡口的駐兵召回來了,投石機也都拆掉了扔在一邊。範廷亮帶著義軍渡過清河有如神兵天降,把虞軍和民團打個措手不及。副都統這個時候顧不得指揮迎戰了,騎上一匹高頭大馬就往東跑,他手下的虞軍都繳械投降了。

虞軍投降了,但是民團還龜縮在清河鎮負隅頑抗,範廷亮把清河鎮裏三層外三層團團圍住。身邊的將士告訴範廷亮,“將軍,就是這些人害死了馬大人。”範廷亮咬著牙橫著眼,說:“好,今天就叫他們血債血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