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普通高校美術類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研究(1 / 3)

普通高校美術類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研究

美術學

作者:徐亮 董懷晶 高一帆

【內容摘要】針對當前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研究的現狀,作為高校美術教師,進行美術實踐教學是時代的要求。創業教育模式建設是創就業教育教學領域改革的重要方麵。文章就高校美術專業教學創業教育模式建設進行分析與研究,希望能夠對現實的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一定的借鑒和促進作用。

【關鍵詞】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

創業教育是素質教育在社會發展到新時代的要求和內容,是素質教育在當下的深化和具體化。美術類專業教育在教育實效具體化的過程中,是創新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業能力的綜合培養,是中國社會現代化的必然訴求。創業教育同素質教育所提倡的創新教育和創造教育是一體化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是創業能力的內在本質和支撐,而創業能力是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具體體現和實踐,有機地結合為一體,這是對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理論進行發展研究,具有時代性和現實性。

一、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時代要求

創新群體中當代大學生是社會經濟文化發展最具創新和創業潛力的群體之一。針對美術類專業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積極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是高等教育係統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服務於現代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文化戰略舉措;這也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培養當代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有效途徑;是落實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的重要方麵。創業教育的開展可以使大學生創新創造能力、人文科學修養等綜合素質得以提升,從而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促進大學生靈活就業;通過創業教育的開展,培養出一批敢於創業、能夠創業、成功創業的高素質自主創業者,通過他們的努力,帶動更多的大學生就業,實現“以創業帶動就業”。

當下,校內外美術類專業大學生創業教育調查情況顯示,培養高素質知識型創業人才,以創業帶就業,具有很強的時代重要性和緊迫性。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指出培養創業人才對社會轉型、產業升級的重要意義,這就要求從本質上培養學生內在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在此過程中,國家、社會、學校、教師、學生從不同角度發揮著各自的作用,隻有統籌各方力量,才能培養更多知識型高素質創業人才。

開放辦學(創業教育的產學研一體化教育模式)——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引導學生拓展創業視野,了解美術類專業在社會中的行業發展趨勢。走出校門,組織學生進行企業考察、實踐等,如學生可到藝術設計公司,通過考察和學習了解藝術類企業運營方麵的知識,以深化課堂專業教學的課程學習。依托高校所在地區人才資源(美術係畢業生創業成功者),聘請藝術設計相關領域企業家、高端設計人才來創業實踐基地講學,講授創業規則、就業趨勢等實踐專題內容,加深學生對專業相關領域的社會化認識和了解。

這就需要我們建設:

1.能夠培訓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觀念和自我評估的指導教育。

2.在學生進行探索創業的過程中,積極為學生提供能夠進行創業認知的機會,為其提供相適應的實訓基地、藝術產業實踐機會。

3.為學生提供具有個性化的創業培訓和指導,將創新創業教育的個性化學習實踐平台環境和創業氛圍融合在一起。

二、構建合理的創業教育模式體係的依據原則

麵對創業,美術類大學畢業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是重點。要切實提高道德文化、業務素質、心理身體等素質,培養社會交際能力、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獨立工作生活的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組織管理和開拓創新等一係列現代社會需要的能力素質,在社會競爭中增強競爭力和自信心,使自身成為適應現代社會需求的美術類合格人才。

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模式(多種模式)的建立,拓展了學生專項創業技能,提高了學生就業綜合競爭力。這是創業教育模式研究的現實支撐,創業教育模式的建立將成為文化建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力源之一。

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的建立需要有以下的條件支撐:

1.美術類大學生創業模式的教學機製建設,堅持就業教育與創業教育方向的一致性。創業教育和就業教育互為體現、互相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