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歎了新“西寧”號的外形之後,在保密人員的帶領之下,進入到艦船內部,更大的驚喜還等著徐寬等一群人。
艦船內部,各種武器和動力係統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
設置在艦船內部中央位置的一個小型冷卻塔,引起了徐寬的注意。一般的燃油發動機,是不需要這個輔助裝置的。這種冷卻塔,一般是和核反應堆搭配使用,在艦船內部空間,裝備這個,說明這艏艦船,是采用核動力驅動的。但是,使出搜尋了下,並沒有發現巨大的核反應堆堆體。施工人員把它藏到哪了?
還是隨行的人員為徐寬解開了謎團。
冷卻塔旁的一個小型反應堆,類似於反應堆模型的反應堆,就是這艏排水量達三萬噸級的武庫艦的動力裝置。徐寬在尋找過程中,一直將這個反應堆當成了模型,沒想到,這個類似模型的小型反應堆,居然是這艏艦船的動力中樞,這一點,讓徐寬有點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經介紹,徐寬才知道,這個反應堆是熱核反應堆,也就是利用氫原子的同位素——氚,發生熱核反應,發出超出核裂變數百倍的能量。
長期以來,世界各國的科研人員,一直在努力,試圖對熱核爆炸實施像核裂變式的可控性能量釋放,為人類提供這種無汙染能源供應,但是,經過數年的努力,還沒有一個國家宣布試驗成功。
沒想到,中國科研人員居然實現了這個人類夢想,而且,還率先實施了產業化生產,實現了熱核反應堆小型化,這種科技進步,具有跨世紀的曆史意義。
更讓徐寬感到欣喜的是,這個熱核反應堆的核燃料——氚,在這艏艦船在海上航行時,能夠通過特殊裝置,不斷地從海水中分離並提取,也就是說,隻要這艏新“西寧”號不被擊沉或主動關閉核反應堆,即使是在海上航行上萬年,也不會因為艦船的動力不足而拋錨!
有了如此強悍的動力係統,會有怎樣的武器係統與之匹配?
說實話,要是武器係統太差,真的有點對不住這樣的動力係統,甚至可以說暴殄天物。
電磁炮,必須的。
激光武器,少不了的。
最主要的,徐寬想看看這艏艦船上的電子戰係統,尤其是雷達係統。令徐寬失望的是,找遍了所有的地方,也沒有看見一塊雷達掃描器的電子板。
沒有了雷達,這艏先進的戰艦,豈不是成了瞎子?!
但是,沒有雷達,指揮室內,怎麼安裝了一排排的顯示器?
還是隨行的人員給了徐寬答案。
在艦船首部的一間密閉的獨立倉內,徐寬看見一排排的管狀結構的支架,呈球形擺放在獨立倉中央。所有的秘密,就在這管狀的支架上。
經簡單的介紹,徐寬才知道,這艏戰艦和其他的戰艦不同之處在於,這艏戰艦,沒有安裝現在通用的各種雷達,而是安裝了最新型的磁力線雷達!
這種雷達的最大優勢在於不受地形地貌和海洋環境幹擾,隻要在雷達探測範圍內,所有的海麵情況和海底情況,都能第一時間得到直觀的顯示。同時,為了避免南北兩極磁極變化的影響,每個五分鍾,都會對磁極變化情況進行一次修正,以確保對目標的探測達到驚人的分米級。
這款新型雷達的優勢還在於,即使將雷達的探測功率開啟到最大程度,對方的雷達也不知道自己正在被敵方的雷達實施跟蹤。而且,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這種雷達的探測距離,最遠可達到了一千公裏,穩定的探測距離也有五百公裏。
這種探測距離,保證了自己的戰艦,處於敵方的航母攻擊圈之外,就能對對方實施攻擊,要知道,新“西寧”號艦船上的電磁炮,最遠的攻擊距離達到一千二百公裏,穩定射程在八百公裏。而且,在這艏排水量三萬噸級的武庫艦上,像這樣大口徑大威力射程遠的電磁炮,一下子就配備了二十門。
在正常行駛時,這些威力驚人的大炮被藏在船艙內,在戰時,就直接被升降機推到甲板對目標實施攻擊。
至於艦船上的自衛武器,基本上以激光武器為主,防空導彈為輔。
花了整整一天時間,才將艦船內部的裝備了解了個大概。參觀完之後,徐寬再被一個又一個驚喜刺激至於,他還有些許遺憾,這艏濃縮中國科研人員幾十年心血的新型戰艦,唯一讓徐寬感到不甚滿意的地方就是排水噸位太小,從而使得各種武器配置和設備裝載,顯得過於緊湊了點。說白了,就是太逼仄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