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節:中美宣戰(2 / 2)

和徐氏集團一樣具備軍事裝備生產能力的各國營企業和私營企業,最近一段時間都處於滿負荷生產狀態。

郭川從上海平安返回後,一直思考著自己的問題:戰爭來了,我該怎麼辦?

按照郭純的意誌,郭川是很難進入兵營成為一名解放軍戰士的,但是,如今的局勢已經清晰地擺在世人麵前,不當兵打仗,很可能就成了亡國奴!

郭川也想奔赴軍營,實現自己的軍人夢想。

但是,郭純始終不鬆口。被郭川逼急了,她會撂出那句殺手鐧:這是‘他’的意思,有本事你去找他求情去!

郭川無奈地隻能強壓製自己心中的不滿,默默地做自己幕後英雄,組織企業生產人員,為一線官兵輸送精良的高科技武器裝備。

在宣布進入戰爭狀態後,美國人立刻將自己的全球戰略進行了調整,將駐紮在阿拉斯加的美國另兩艏航母編隊,緊急派往了亞洲。

同時,在各個海洋戰略要點和海上航運通道,對中國各類遠洋船隻扣押。對於各國開往中國的商船,也實施嚴格控製。

一時之間,進出中國的如梭的商船和油輪,全部停止。熱鬧喧囂的海麵,除了幾條破小的漁船,再也難見中國艦船的身影。

在進行海上封鎖的同時,美國人的遠程隱身轟炸機,開始頻頻試探性地出現在中國沿海各大型城市中心四百公裏外的上空。

在距離中國城市防空網外,美國人投下的巡航導彈和精確製導炸彈,開始對支撐中國的國民經濟的各種支柱型產業,進行密集轟炸。

雖說這種轟炸,對於處於高度戒備的中國軍民麵前,收效甚微。但是,這種轟炸,對於廣大民眾來說,由此造成的心理壓力,卻是巨大而顯著的。

在這些攻擊目標中,中國沿海地區的各個大中型造船企業,成為美國空軍空中打擊的重點。上海、大連、廣州等這些中國造船工業重地,頻頻出現美國人巡航導彈和精確製導炸彈的蹤跡,一時之間,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對於美國人的軍事襲擾,這些企業的廣大幹部職工雖說排除中種種幹擾,力圖保證各個造船計劃按時完成,但是,這種人為影響對於生產進度的影響,還是顯而易見的,除了一些國家重點的造船計劃得到如期保證外,其他的一些造船計劃,隻能一拖再拖。

海軍實力的不對等,使得中美兩國在戰爭初期的戰爭情勢,基本上處於一邊倒。美國人憑借著強大的海軍和空中力量,牢牢遏製著各個出海口,將中國的商業貿易和軍事發展,圍困在狹小的空間內。

這種困難局勢,在短時間內很難改善。

在海陸空天電磁六維空間中,中國軍隊的總體實力,和美國軍隊差距最大的就是海軍。

中日戰爭開始階段,日本海軍發動的偷襲,將中國海軍的四個航母編隊徹底擊沉,使得中美兩國海軍自己的實力差距,出現更為不均衡更為不對等的狀況,雖說在黃海海域,中國軍隊憑借著聯合攻擊優勢,擊沉了美國人的兩個航母編隊。

同時,依靠彈道導彈的攻擊實力,將美國人的航母編隊,逼離距離中國沿海海岸線一千公裏之外,但是,在一千公裏之外,中國海軍依然難以有所作為,擊穿美國海軍的軍事封鎖。

雖說依靠舉國戰爭的優勢,中國海軍可以在短時間內建造一大批中型排水級別的驅逐艦和護衛艦,但是,這批驅逐艦和護衛艦,在失去空軍支持的情況下,無異於是美國海軍聯合攻擊的活靶子。

大型艦隻,特別是航母級別的建造,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的,即使是這類艦船建造成功,遠洋適航性訓練,還將是一個時間不短的事情。因此,想在短時間之內,消除中美兩國海軍之間的,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中美兩國的交戰,從一開始就處於一種極其不對等的狀態。

身處嚴重劣勢的中國一方,能否在這場事關民族和國家生死存亡的不對等的對決中,支持下去並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成為擺在所有中華民族兒女麵前的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