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作
凱瑟琳•斯托克特新作《幫手》暢銷
美國女作家凱瑟琳•斯托克特2009 年新作《幫手》(The Help)寫的是1960年代在白人家中黑人女傭的故事。該書由Amy Einhorn Books/Putnam公司出版後,積極向書商推薦,受到讀書俱樂部的大力喜愛,目前已售44萬多精裝本,在《紐約時報》暢銷榜上,凱瑟琳•斯托克特8月份以來一直占據前五名位置。這部小說裏有三個講述者:22歲的白人姑娘斯基特、黑人女仆艾比琳及其好友米妮。斯基特想成為一名作家,她很想以自己關於一本書的點子來打動紐約的出版商。她勸說兩位女仆把在自己主人家裏工作的情況說給她聽,而在當時,黑人禁止將主人家裏的事情外傳,這樣做會帶來巨大的危險……這部小說生動再現了美國內戰一百多年後美國黑人的生活狀態以及黑人和白人之間的關係,讓讀者看到美國曆史上這段黑暗時期的幕後情況,有讀者將其與著名的《殺死一隻知更鳥》相提並論。
《福特郡》11月在美國上市
《福特郡》(Ford County)2009年11月在美國上市。這是約翰•格裏森姆首次脫離“一整本厚書隻講一個故事”的寫作習慣,用五分之一甚至更少的篇幅講完一個精彩故事。至於為何突然寫起短篇小說,約翰在訪談裏這樣解釋道:“我平時記下了許多筆記,有些想法,有些故事,我以為是可以寫成一部長篇小說的,但事實證明份量還不夠。這些故事不夠長,不夠複雜,總之是這類原因。於是我將這些想法封存起來,直到一年前,我認真地動起了寫完這些故事的念頭。短篇小說的最大好處就是——你可以創作一部分,然後將其丟開,忘得一幹二淨,一年後帶著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想法,再繼續寫這個故事。所以,這些短篇小說我已經寫了許多年。”福特郡是格裏森姆在做律師時曾經工作過的地方,給他留下了許多寫作素材。約翰•格裏森姆是美國知名暢銷小說作家,他創作的眾多富含法律內容的暢銷犯罪小說為他贏得了巨大的聲譽和財富。他的作品絕大多數情節緊張、結局出人意料,但又不失深度,將美國法律、政界的多種層麵和各色人物娓娓道來。
大 獎
《狼廳》獲2009年布克獎
2009年10月6日,57歲的女作家希拉裏•曼特爾(Hilary Mantel)憑借曆史小說《狼廳》(Wolf Hall)獲得第41屆布克獎。這部小說以托馬斯•克倫威爾為主角,從他的視角講述了亨利八世時代都鐸王朝的故事。小說把背景設置於16世紀的英國,重塑了托馬斯•克倫威爾的平步青雲及他後來的傳奇生平。此次希拉裏•曼特爾擊敗了眾多強勁對手獲得了布克獎,對手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兩度問鼎布克文學獎的約翰•馬克斯維爾•庫切、前布克獎得主A.S.拜厄特、小說家亞當•福爾茲、兩次獲布克獎提名的著名女作家薩拉•沃特斯、西蒙•馬維爾。五人組成的評委會有三人支持《狼廳》。據布克獎評委會透露,“在最終決定本屆布克獎得主的三個小時內,評審組遇到了難題,縱觀最終決選的六部作品,仿佛是綿延起伏的群山,而希拉裏•曼特爾的《狼廳》,則好比是群山中微微高出的一座山峰,隻是高出那麼一角。”現年57歲的曼特爾曾做過社工,寫過電影評論,出版過十部長篇小說,一本短篇小說集和一本傳記,《狼廳》讓作者花費了五年時間,目前正在寫這本書的續集。
蘇童《河岸》獲曼布克亞洲文學獎
2009年11月16日,第三屆曼布克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在香港揭曉。中國作家蘇童以作品《河岸》摘得桂冠。曼布克亞洲文學獎受英國著名的布克獎啟發、由香港國際文學節及英國投資公司“曼集團”聯合創辦,旨在“放大亞洲作家在英語世界中的音量”,參與者僅限亞洲作家,參賽作品須為英文或即將出版的英譯本,獲獎作品將被推薦到全世界。今年的三人評審團由愛爾蘭小說家科姆•托賓、印度作家潘卡吉•米什拉和華裔美國女作家任碧蓮組成。首屆曼布克亞洲文學獎由中國作家薑戎的《狼圖騰》獲得,第二屆則授予了菲律賓年輕作家米格爾•西喬科(Miguel Syjuco),其獲獎作品是《幻覺》。《河岸》由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該書即將推出英文譯本,譯者為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這本書繼續作者慣有的南方題材和細膩筆風,虛構了一個生活在河流上的船民父子的傳奇故事,討論“救贖”、“ 放逐”等主題。曼布克亞洲文學獎在授獎聲明中稱這部作品是“一部充滿無窮魅力的傳奇小說”。該獎獎金為一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