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被談話了(3 / 3)

“假的。”見鄧一川盯著她衣服望,潘美蓮臉一下紅了,顯出不自在:“你爸給我服裝一條街買的,好便宜,不到兩百塊。”

當然便宜,那地方能有好貨?

鄧一川心裏想著,嘴上沒說,他想快點擺脫潘美蓮,快點走出這條擁擠的巷子。

“你咋不問我到這裏來幹嘛啊?”潘美蓮半個身子貼過來,很親密地說。

鄧一川看見她手裏也拿著一個紙牌,略帶好奇地問:“這麼多人,是在幹啥?”

“都是棣棠村的,知道不,棣棠村要撤了,那個叫熊百發的地產商要蓋別墅,這不,村民們聯合起來上訪,跟政府要說法。”

“管你什麼事?”鄧一川有點厭煩地丟過去一句。

“當然管啊。”見鄧一川關心她,潘美蓮越發顯得興奮,不知是人擁擠的過,還是她肢體語言太過豐富,總之,鄧一川感覺她整個身子都要擠著他了。

“我就是棣棠村的啊。”潘美蓮像是說出一個大秘密,非常開心地笑了起來。

她笑起來還真陽光,憨憨的,有種未經塵染的純樸,跟她平時的樣子判若兩樣。

鄧一川心裏暗暗一動,似乎第一次發現潘美蓮也有可愛之處。

潘美蓮依舊陶醉地說:“來這裏鬧事要發錢的,來一天發兩百,你說這樣好的事,我哪能不來?”

鄧一川心裏猛地一響,原來如此。

他的目光習慣性地掃向眾人,果真是棣棠村的,這些人手裏舉的牌子上,都寫著相同的話:“保衛家園,保衛棣棠村”。

保衛?鄧一川默默地笑了。

這個時候他發現自己又犯了角色錯誤,還拿自己當陳原秘書。

當秘書時,不管在哪,隻要遇到類似情況,鄧一川的心馬上會緊起來,會在第一時間將情況搞清楚,還有斟酌著怎麼將情況彙報給陳原。誇大事態不行,陳原最見不得的,就是下麵人將事態放大幾倍反應上去,那樣會讓高層犯決策錯誤。

太淡化事態也不行,現在的事,很難分清哪是大事哪是小事。有時你覺得是小事,領導問起來,輕描淡寫彙報一番也就過去了。可是正是這種不值一提的小事,往往會惹出大風波,嚴重時還會讓人丟掉烏紗。

當年一個區長,就因小事丟了官。一對六十多歲的老夫婦找到區政府反映情況,說社區把他們的養老金克扣了。區長壓根沒當回事,養老金歸社保部門發,直接打在卡上的,怎麼會遭社區克扣呢?於是草草應付幾句,將老夫妻打發給信訪局。誰知那天信訪局長不在,值班的是一名副局長。副局長那天心情偏又不好,跟老丈人一家鬧矛盾呢,見了一對老人,聯想到自己的老丈人還有丈母娘,態度一下就不好。

老頭偏又是個認死理的人,他的一百多塊錢讓社區克扣,其實不是養老金,是市裏給無子女老人發的一種救濟金,一共五百塊,這些錢是先到社區的,然後以社區送溫暖名義再送到各家各戶。可老倆口欠著半年的牧物業費沒交,被反映上來,社區就直接從這筆錢裏扣了。老頭不認這帳,說物業費歸物業費,養老金歸養老金。再說他不交物業費也是有原因的,他家水籠頭壞了有三個月,天天叫物業來修,物業以各種理由拖著,就是不派人去修。

結果有一天,老人自己去修,不小心將將水管擰爆,水流了兩個多小時,不但把自己家淹了,也將樓下住戶淹了。樓下住戶索賠兩萬多元,這事鬧大了,直接打起官司來。老頭說自己沒錯,錯在物業公司。物業公司說,水管不是他們擰爆的,他們當然不可能承擔損失,鬧來鬧去,法院判老頭賠錢。老頭錢是賠了,但窩著一肚子火,就不交物業費。

物業公司呢,你不叫物業費,我就天天上門催,催不到就找社區。

一件小事就扯皮成這樣,中間老頭找過不少領導,但沒一個領導說這事該怎麼解決,這才把老頭逼著來找區長。區長又將老頭推給信訪局,信訪局副局長態度還如此不好。老頭怒了,抓起煙灰缸,就砸向信訪局長。

誰也沒想到一個煙灰缸能砸死人。可那天,老頭抓起的煙灰缸,還真就把副局長給砸死了。

這事一下弄大,成了當年吉東發生的民跟官之間的大事。加上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將此事放大,擴大成官民矛盾,放在了網上。引發一陣熱炒。

熱炒的結果,老頭進了監獄,雖然六十多了,但人命關天,不接受法律製裁不可能。區長也因此事引來大量的口水,在陳原建議下,這位區長最終被上級撤職,還背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這事直接提醒鄧一川,任何事都不能當小事看,尤其牽扯到上訪啊告狀啊,不管大小,必先搞清原委,想清利害,然後再采取措施。

這習慣養成了就不好改,這不,鄧一川又拿自己當市府大秘了。等意識到這些,苦笑一聲,心裏道:“現在管我什麼事啊,吃的不多操的心多。”

然後有點淒涼地歎了一聲,又往前走。

又走幾步,見潘美蓮還不離開自己,鄧一川說:“警察馬上要來,你趕快回家。”

不知是他嘴臭,還是警察早就埋伏好了,話沒落地,忽地見從前麵馬路上開來幾輛警車,路口停下,車上跳下二十多個警察來。

趁人群騷亂,鄧一川加快腳步,算是逃開了潘美蓮。潘美蓮顯然不甘心,遠遠地衝他喊:“你爸說了,沒地方住就到我家來住,我給你做飯。”

這話她也敢說?那地方,他還敢再邁進去腳步嗎?

鄧一川心裏恨著,在警察的斷喝聲中,快步走完了政府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