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儀式是朝歌城一年一度的盛典,每到舊年尾新年初的時候,衛王都會通過閱兵大典,向他的臣民展示軍隊的威嚴和雄壯。
一方麵是為了彰顯王權的威信,另一方麵,也是在告訴他的子民,我可以保護你們。
今年的閱兵大典分外引人注目,因為新軍剛剛擴編完成,朝歌城的百姓們,都想目睹這新軍的風采。
是以當閱兵大典開始之後,連續數日之內,朝歌城中都分外熱鬧。
朝歌城外每日駐紮三支軍隊,分別再上午、中午、下午進入城中,一路接受百姓的觀禮,途徑王宮大門前,在偌大的廣場上,進行陣法演練。屆時,衛王將會在王宮城樓上,告慰城下的軍士。每一支軍隊出城後,第二支軍隊才可進城,而一旦出城,就不再回頭,徑直前往千裏之外的駐地。
連日以來,閱兵大典就這麼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這種盛典一般都是在起初的時候,無數看客性情高漲,而當一日接著一日地重複,到最後所有人都隻覺得疲憊,漸漸地便消減了心中的好奇和興奮。
持續半個月的閱兵大典進行了大半,即將到了尾聲之時,朝歌城中的百姓們便已失去了耐心和興趣,回歸到各自正常的生活中去。
這天下午,吳河麾下的一隻精銳步兵進城演練。
這是此次吳河麾下參與閱兵大典的最後一支軍隊,共分為三個縱隊,分別配備統一製式的刀、劍、槍作為兵刃,同時,他們的身上還背有箭矢。
厚重的鎧甲下,是一件件不易被發現的靈紋衣甲。
這三千步兵的領隊之人,是化名為何大忍的何氏五虎老大,何大虎。
一如往常,這支三千人的軍隊進城之後,一路整齊肅穆地向王宮大門前的廣場前行。與之前的每一支軍隊,都似乎無太大的差別。
而不知為何,這支軍隊從一進城之後,就有一大批百姓圍觀,跟行。
像是已經被磨滅了的興致,又莫名其妙地被激起來了。
隻是圍觀群眾中少了些之前的喧嘩歡呼聲,有些讓人感到吊詭的沉默,整體的氣氛有些壓抑。如同這深冬的黃昏。
衛王宮。
衛王早已在一幹王公大臣的陪同下,在宮牆上翹首等待。
年邁的衛王身體老態龍鍾,此時過著一件厚厚的裘衣,靠在他專屬的王座椅子上,哈欠連天。
衛景和衛央看著父王老態畢露的模樣,彼此對望了一眼,他們同時都在幻想著,也許明年的這個時候,坐在這裏的人就是他們了吧。
王東林佩劍立於一側。
很多王宮大臣在你一言我一語地小聲議論著,打發著等待的時光。
沈風陽卻一直麵無表情,一絲不苟地看著城牆下麵。
他腦海中不斷地回蕩著那夜葉重樓跟自己說過的話,是以自從閱兵大典開始以來,他幾乎一直都提心吊膽著,不確定是不是下一刻整個朝歌城就亂作一團了。
董文淵、梁國丈等人的呼吸漸漸粗重起來,他們是站在這宮牆之上,耳邊刮著凜冽的寒風,手心、額頭卻不停地有冷汗溢出。
整個王宮城牆上,有人平靜,有人心慌。
也有人心不在焉。
沈卿兒身為常春侯嫡女,此次也隨同父親前來觀禮,隻不過她對這種事情提不起多大的興趣,隻是出於禮儀地站在父親身側,目光百無聊賴地向下麵望著。
旋即,她眉毛一挑,居然在下麵圍觀的人群中發現了葉衝。
其實隔著這麼遠的距離她也未必看得清楚,隻是因為葉衝此時山上穿著的,是那日與他在街巷中第一次邂逅時的那件粗布衣。
那讓沈卿兒覺得熟悉,她有些意外,沒想到葉衝也會對閱兵大典感興趣。
是因為他的父親,曾是這裏麵最驕傲的人麼?
……
鏘!鏘!鏘!
無數隻軍靴整齊劃一拍打著地麵的聲音傳來,愈來愈近。
宮牆上,吳河的身形站得筆挺,傲然地看著自己麾下這支精銳部隊。
董文淵和梁國丈同時攥緊了拳頭,彼此都看得到對方眼中的緊張。
沈風陽的呼吸都放慢了節奏。
“參見衛王!”
三千人的軍隊到達廣場之後,齊齊單膝下跪,聲音如滾雷,驚天動地。
宮牆上的衛王原本疲憊的麵龐上出現一絲微笑,揮了揮手,聲音暗啞道:“開始吧。”
立時有人在宮牆上高呼出聲,“衛王令,演練開始!”
“眾將士聽令,列陣!”
何大虎在廣場上一聲令下,三千步兵便在那廣場上開始演練對敵陣法。
“殺!殺!殺!”
三千將士各個氣宇軒昂,此時喊出整齊的口號,聲如雷霆,威風凜凜。